朱雄英离开之后,朱元璋没有立即继续处理政务,而是深深地思索了一会儿。
虽然小家伙已经带回了不错的消息,且言辞显得信心十足,但是婚姻大事总要和老友见面说一下。
他决定亲自请徐达入宫,听听这位老朋友的看法。
“大虎、去请天德来宫里,就说我请他喝酒”朱元璋站起身,声音洪亮
角落里悠悠的传来一声:“是,陛下,奴才这就去!”
很快,徐达就被带入御书房。
朱元璋看着眼前身着官服、满脸风霜的徐达,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两人曾在年轻时并肩作战,也曾一起策马奔腾,勾肩搭背地喝酒谈天,无话不谈。今天再见,虽然地位不同,但那份昔日的友情依然如初。
“天德,来来来,今天不是谈政事,咱想你了,喝酒。”朱元璋拍了拍身边的座椅,“坐下,喝一杯,放松放松。”
徐达笑了笑,坐了下来:“陛下邀酒,岂敢推辞。只是今天怎有心情喝酒?难道又有什么大事?”
朱元璋端起茶杯,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大事?算大事,也不算大事,雄英和你家闺女的婚事究竟成没成?”
“哈哈,原来是这事。”徐达爽朗地笑了起来,“成了,太孙殿下那么优秀,我家妙锦当然会同意了,至于我,当然不会反对,这门婚事对于我们魏国公府是好事!”
“好啊!雄英的婚事终于是有着落了,我也就放心了。三日后,你带你家闺女上朝吧,我给你的惊喜!”朱元璋微微一笑。
“是”
两人随即继续举杯,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向了其他方面。朱元璋放松下来,脸上的威严似乎消散了几分,显得更加亲切与自然。徐达则从朱元璋的神态中看出,这位老朋友虽然依旧威严,但骨子里依然是一个念旧的帝王。
三日后……
朝堂之上,朱元璋坐于龙椅,威严的气势如虹。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气氛庄重而肃穆。皇太孙朱雄英身着太子服,站在一旁。
徐妙锦则在徐达的陪同下,缓缓走入大殿,身着华丽的裙裳,显得端庄而优雅。
随着山呼万岁……
“平身。”朱元璋微微一挥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示意大虎宣读圣旨。
大虎上前一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徐妙锦,贤良淑德,乃我大明之良女,今册封为郡主,赐婚于太孙朱雄英,望二人相互扶持。”
话音刚落,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众臣面面相觑,心中皆是震惊。
“谢陛下恩典!”朱雄英与徐妙锦双双跪下谢恩
“今日之事,诸位爱卿可有异议?”朱元璋再次询问,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臣等无异议!”众臣齐声应道,圣旨都下了,他们也不敢有异议啊。
现在谁要是敢有异议明天怕是因为左脚踏入奉天殿被抄家吧。
“陛下,臣等恭贺太孙与郡主,愿二人白头偕老,恩爱长久!”蓝玉率先站出,恭贺道。
恭贺声音此起彼伏……
而后,就是无聊的政事……
朱雄英正在朝堂之上昏昏欲睡,突然一道沉重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
“太孙殿下,您以为如何?”声音来自一位年长的文官,正是当时掌管吏部尚书詹徽,年事已高,但每每一开口,气氛便会骤然安静。
朱雄英眨了眨眼睛,瞬间从几近昏睡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他看了眼四周,众位大臣有的神态严肃,有的还带有似有似无的笑容,似乎在等待着他出丑。朱雄英心里不禁一阵叹息,心想:这真是个不太好应对的场面。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装作若有所思地望向那位年老的詹徽,“詹大人所言极是,不过我认为,关于官员的任命问题,还是恭请陛下圣裁。”
先打个马虎眼再说……
朱元璋有些懒散地靠在椅背上,心里嘀咕道:“这臭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懒了,估摸着刚刚神游天外去了。罢了,给他点提示吧!”
朱元璋眉头微微一挑,眯起眼睛:“这兵部侍郎的空缺就由咱大孙做主吧。”
朱雄英得到了爷爷的提示,暗自思索,适合这兵部侍郎人还真的不多,不好选啊。
铁铉或许可以,不过现在的铁铉还是正七品的国子监礼科给事中。官位差距太大直接调任兵部侍郎太过扯淡……
忽然想起来,他的便宜十七叔还没就藩,现在整天无所事事,不如来兵部当牛做马,十七叔的水平还是可圈可点的。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既然爷爷让我做主了,那我就不推辞了。”
“调宁王朱权为兵部侍郎,协助兵部尚书处理兵部相关事宜。”
朱雄英话音落下,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
众臣目光交错,似乎在琢磨太孙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
那一刻,朱元璋微微挑眉,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看着朝堂上的反应,他不由得心生一丝得意:这小子倒是越发机灵了,竟然敢在此时下如此决断,小十七确实是个知兵的人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