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脆弱的玻璃杯子和坚硬的地面相撞,几乎可以肯定会摔碎。
这种预测,是可行的。
但,如果将精度提升,那预测的难度将直线上升,一直到不可能做到。
比如,将这个预言之中,有关时间的精确度提升到纳秒级,地点的精度也提升到纳米级,这个预言的要求就会变成“预测杯子坠地的精准时间,并预测杯子会碎成多少片,且每一片碎片的纳米级精准坐标”,那这样就很显然没办法预测了。
因为在这个预言之中,杯子坠地的时间,很显然要受到地球引力与空气阻力的双重作用。但地球不同地方的引力具备微小差别,且处于随时变化的状态——毕竟地幔之下的物质是时刻流动的,质量变化了,引力便会变化,重力加速度也会变化,便会导致杯子的落地时间产生微小变化。
甚至于,太阳的方位,月亮的方位,其余大行星、距离极其遥远的某颗黑洞,都可能对这个杯子所受到的重力造成影响。
虽然因为距离极其遥远,它们对这个杯子的引力微乎其微,但就算再小,那也不能认为不存在对吧?当预测精度提升到纳秒,甚至以普朗克时间为单位计算的时候,就算再小的影响也得计算进去。
同时,空气阻力也是变化的,空气也随时处在流动之中。人的一次呼吸,窗外一阵风所引发的树影摇曳暂时遮挡了阳光,皮肤的散热……
这些微小的因素都会影响空气的流向与温度。而,温度改变了,空气的密度便会改变,会造成摩擦系数的变化,导致杯子坠地时间的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