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玄青录 > 第343章 百艺盟丹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顿了顿,语气略带几分无奈:“不过嘛,真正称得上‘大师’的炼丹师,却极少会留在这里。他们一旦技艺有所成,便会被丹殿召回,或是在丹塔之中潜修,或自愿奔赴玉州之中的其他大型仙城驻扎。”

“至于你说的丹道典籍嘛……”韩猛耸耸肩,笑着补充道:“倒也不算太少。但说实话,大多都是寻常入门之法,像什么《灵药图解》《灵丹配比录》之类的,传阅极广。至于那些真正价值连城、可助修士增加炼丹成功几率的上乘丹诀……那就得看机缘了。”

张炀恍然。随后,一行人缓步踏入玉华城。缴纳入城费用后,张炀等人已然身处城中。举目望去,便可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较之外界竟是浓厚了几分。

街道两旁,坊铺林立,皆悬挂着古朴的丹炉标志,丹香缭绕,若有若无地在空气中弥散开来,使人心神一阵宁和,仿若连思绪也随之变得清明。街上行人来往,多为修士,其中不少身着火纹丹袍,腰悬玉瓶,显然皆是修习丹道之人。

张炀目光微动,视线落在街角一处高台。只见台上站着一位白眉老者,正于一座赤铜丹炉前侃侃而谈,讲解控火之法。台下聚集了不少青年修士,个个神情专注,或提笔记录口诀,或频频点头称妙,一派求知若渴的景象。

见此情形,张炀略觉新奇,转身望向城门一侧。只见那边聚着几位十五六岁的少年,模样稚嫩却目光炯炯,正满怀憧憬地打量着方才入城的修士,眼中皆是跃跃欲试之色。

张炀抬步走上前,随意从中挑出一人,含笑问道:“你可熟悉此城?”

那少年见状面露喜色,连连点头道:“小的自幼生于玉华城,对城中事宜算得上熟悉。不论是坊市、丹阁,还是各大势力,小的都略知一二。”

张炀微微颔首,又问:“费用如何?”

少年唤作风信子,嘿嘿一笑,拱手回道:“一日十块灵石。玉华城中常见之事,小的都能带着大人一一走过讲清。但若是要打听些隐秘消息、值钱情报,那就得另算了。”

张炀闻言,轻轻颔首,目光在那少年脸上扫了一眼,见他虽年幼,举止却颇为老练,显然不是头一次干这等领路营生。

“好。”他淡笑着点头,从储物袋中拈出十块下品灵石,随手一抛,“那就从现在开始算吧。”

少年接过灵石,面露喜色,连忙弯腰作揖:“多谢大人,小的这便为几位引路。”

韩猛在一旁见状,笑道:“呵,道友倒也会办事。用这等风信子领路,虽谈不上多隐秘,但胜在消息灵通、耳目广阔,打听消息却是最为方便。”

张炀轻笑未语,少年却已带着几人缓步行入街道之间,边走边口若悬河地介绍起来:

“几位大人请看,咱们如今所处的,是玉华城外环街‘丹坊巷’。这条街上多是些售卖炼丹辅材的铺子,像火灵果、赤炎藤、玄焰砂这类东西,几乎家家有售。不过品质层次不齐,还得大人自己辨一辨。”

“再往前百余丈,是城中‘百火坊市’,那边铺面更多,有不少丹师常驻。大人若想购些成品丹药,或者寄售些灵材宝物,那边便是此城之中最好的地方了。”

“而正中心位置,则是玉华城最有名的藏典阁与丹阁。前者藏典极多,虽大多数为寻常典籍,但也偶尔能觅得残篇秘籍;后者则是丹道交流之地,每旬都会有丹师当众炼丹论道,旁人可旁听,也可试试手气参与比炼。”

少年说得眉飞色舞,显然对这些已烂熟于心,说到关键之处还不忘压低声音,显得颇有些“独家情报”的架势:

“若几位大人想打听其他消息趣闻,比如那丹阁偶尔会传出一些丹殿使者来访的消息。还有,有时某些炼丹大师想招弟子,这些消息……嘿嘿,小的都知道。”

张炀听得饶有兴致,时而点头,时而沉吟。

韩猛则打趣道:“你这小鬼,看起来倒像个情报修士。”

那少年名唤风信子,被逗得咧嘴一笑:“大人说笑了,小的哪里算的上啊,只是靠耳聪目明,混口饭吃罢了。”

说话间,一行人已越过丹坊巷,临近百火坊市,街道渐宽,行人络绎不绝。周围的建筑也愈发精致华美,有些丹铺前甚至悬挂着灵光流转的匾额,上书“青焰堂”、“真火斋”等字号,透出几分不俗底蕴。

在风信子的带领下,张炀一行人穿街过巷,游走于玉华城各处。城中坊市之繁、丹铺之密、修士之众,皆远超张炀预想。大半日下来,他们已对这座炼丹仙城的布局脉络了然于心。

丹坊巷、百火坊市、藏典阁、丹会坊……每一处都人流如织,香气氤氲,哪怕是寻常过客,也难免被这浓浓的丹道氛围所感染。

日头西沉时分,风信子带着众人来到靠近内城的一处静巷。此处远离坊市喧嚣,灵气亦不稀薄,环境清幽雅致,正适合作为落脚之地。韩猛打赏了风信子几枚灵石,吩咐其退下,那少年得了好处,自是眉开眼笑,连声道谢,跃跃然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