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蒙古想得太简单,他们可不是统一的整体。”文才解释道,“里面派系林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强盛时,内部争斗也没停过。现在吃了败仗,更是各自盘算着怎么捞好处。”
文才低声嘀咕着:"蒙古内部那些将军们,怕是更难团结了吧。"
"这蒙古国本来就不算个整体,就算它最核心的蒙古本部军队,也不会来理会咱们这么个小地方——光州。"
"依我看,他们真正的目标,该是盘古湖那边朱雄英皇帝的部队。"
"毕竟蒙古本部的命运跟整个帝国的局势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蒙古最精锐、最强的部队,如果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和繁华,就一定要全力对付明朝的朱雄英皇帝。"
"这点你应该明白吧!"
听到这话,胖财主附和地点点头:"嗯,我刚才也这么说过了。"
如今蒙古国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忙。要知道,朱雄英皇帝已经带着大军到了家门口,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肯定没空搭理我们这些普通人。派兵来打我们这种小地方,更是不可能的事。
但胖财主说话时吞吞吐吐,明显底气不足。
文才见状无奈摇头,接着说道:"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啊!"
"很多时候,你没法保证人在关键时刻还能保持冷静。"
"村子里有些人吵架时,一生气就动手,行为特别冲动,有时愤怒得失去理智,干出一些事后回想起来很傻的事。"
"这种情况在周围也不少见吧?"
"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那么多,更难保证所有人都理性行事。"
"所以很多时候,即便国家遇到危机,也会做出不少不理智的决定。"
"就像咱们大宋,面对蒙古进攻时,明明多次有机会反击,可将领的表现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可实际上,这背后或许有他们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就好比朝廷里的那些事,看似昏庸,但真要细想,也许他们也有难言之隐。
文才听完胖财主的话,也只能苦笑摇头:"你的想法是对的,也不全对。朝廷确实干了不少糊涂事,很多决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他们能更明智些,现在的局面或许不至于这么糟糕。
可话说回来,别的朝代或国家,遇到同样情况时,不见得就能做得更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不可能事事完美。蒙古人虽然厉害,但他们自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说到底,咱们不该把他们想得太无敌了。现在明朝忽然冒出来,连他们自己恐怕都还没反应过来呢。至于蒙古那边,直接来打光州,乍看挺傻的,但仔细想想,他们可能也有不得已的地方。"
胖财主听完文才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一直觉得自己够精明,才能守住这么大的家业。可现在想想,这可能是命,毕竟谁也没办法永远平安无事。
文才叹了口气说:"我之前真没想这么多。那时信息太少,直到刚才听到朱雄英的事,才知道上面的人早就在布局了。照这情况看,蒙古人很可能就要打过来了。"
"兵强马壮时谁都会欺软怕硬。如果蒙古大军真的来了,肯定不会客气。既想立功又要捞钱,老百姓的日子就惨了。"
文才刚说完这番话,两人就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清楚,在蒙古铁骑面前,普通百姓就像蝼蚁,毫无反抗之力。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的舞台,只有蒙古和大明才算得上有资格博弈的玩家,而大宋不过是被摆弄的棋子,至于他们这些光州的平民,连棋子都算不上,顶多就是送死的炮灰罢了。
想到这儿,两人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悲凉,也许生在这样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不幸。
就在他们感慨时,远处树林那边突然传来阵阵吆喝声,声音嘈杂,似乎有不少人正朝这边赶来。文才和胖财主对视一眼,都觉得莫名其妙。按理说这龙王庙早就关门了,可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往里冲,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那伙人已经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站在竹林后,隔着院墙能看到外面有支队伍正沿墙行走。有人挑担,有人推车,好像在搬运什么东西。文才轻轻拍了下同伴,凑近小声警告:"这些人不对劲!"
胖财主不解地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他甚至怀疑文才是不是胡乱猜测。文才立刻解释:"就因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胖财主顺着文才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队伍最前头有位衣饰华贵之人,气派十足。不过胖财主自己也算富裕,平日里衣食无忧,所以并不觉得那人有多特别。
那人一出现,胖财主也没怎么留意。后来听到文才提起前面那个富翁,他才多看了一眼。
那人的岁数看起来四十几岁,但隔得太远,看不清长相。不过胖财主觉得他应该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特别。
于是胖财主仔细打量了一番,还是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他又问了文才一句:“这人我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