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药理研究:仙鹤草中的仙鹤草素等成分具有止血、抗炎、抗菌作用,能减少肠道出血,控制肠道炎症,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20. 乌梅
- 性味归经:性平,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
-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在方中收敛止泻,防止过度腹泻导致正气耗伤,同时可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痛症状。
- 现代药理研究:乌梅中的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改善肠道功能。
21. 炙甘草
-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肺、脾、胃经。
- 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在方中既能健脾益气,又能调和诸药,使方剂中的药物协同发挥作用。
- 现代药理研究:甘草甜素等成分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保护胃黏膜,同时对其他药物的药效有协同和调节作用。
四、君臣佐使配伍构思技巧
1. 君药: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白头翁、秦皮。这六味药共同作为君药,以强大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直捣肠道湿热之病邪。黄连善清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黄芩清上焦及大肠湿热,三者三焦同治;苦参加强清热燥湿之功;白头翁、秦皮专攻热毒血痢,六药合用,如同作战部队的“先锋主力”,迅速针对湿热蕴结的主要病机发起攻击,消除肠道内的湿热毒邪,缓解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主要症状。
2. 臣药:木香、槟榔、当归、白芍、川芎。木香、槟榔行气导滞,可促进肠道气机通畅,缓解腹痛、腹胀等气滞症状,辅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改善肠道血液循环,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白芍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这五味药作为臣药,一方面协助君药消除病邪,另一方面针对疾病导致的气血不畅等病理变化进行调理,如同“辅助部队”,增强整体的治疗效果 。
3. 佐药:炒白术、茯苓、薏苡仁、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地榆炭、仙鹤草、乌梅。炒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祛湿,从根本上改善脾胃运化功能,杜绝湿热产生的源头,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辅助君药清除肠道热毒;地榆炭、仙鹤草凉血止血,针对黏液脓血便进行治疗;乌梅收敛止泻,防止过度腹泻伤正。这些佐药各司其职,有的辅助君、臣药增强疗效,有的制约君、臣药的烈性,有的针对兼症进行治疗,如同“后勤保障部队”和“协同作战部队”,保障整个方剂的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安全 。
4. 使药:炙甘草。炙甘草既能补脾益气,又能调和诸药,使方剂中各种药物的作用能够协同一致,共同发挥治疗作用,如同“指挥官”,引导整个“作战部队”有序作战,提高方剂的整体疗效。
五、药物配伍协同效果及现代药理研究
1. 清热燥湿协同: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清热燥湿药配伍,它们的有效成分如小檗碱、黄柏碱、黄芩苷等,在抗菌、抗炎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多种成分共同作用,能更广泛地抑制肠道有害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肠道黏膜的炎症损伤,比单一药物的作用更强、更全面。
2. 行气活血协同:木香、槟榔与当归、川芎、白芍配伍,木香、槟榔促进肠道气机通畅,当归、川芎、白芍改善肠道血液循环。现代研究表明,这种配伍可调节肠道平滑肌的运动,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道组织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肠道黏膜的修复和溃疡的愈合。同时,良好的血液循环也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分布到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3. 健脾祛湿协同:炒白术、茯苓、薏苡仁配伍,它们所含的多糖等成分能调节肠道菌群,增强机体免疫力。三者协同作用,从多个环节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少水湿内生,改善肠道微环境,为肠道黏膜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
4. 止血止泻协同:地榆炭、仙鹤草与乌梅配伍,地榆炭、仙鹤草中的止血成分和乌梅的收敛作用相结合,既能减少肠道出血,又能收敛止泻,缓解患者的黏液脓血便和腹泻症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这种配伍可通过调节肠道黏膜的生理功能,促进凝血过程,抑制肠道过度蠕动,达到止血止泻的协同效果。
5. 调和与增效协同:炙甘草与其他药物配伍,甘草甜素等成分可调节其他药物的药效,增强整体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同时,甘草还能保护胃黏膜,减少一些苦寒药物对脾胃的刺激,使整个方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降低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实现调和与增效的协同 。
这张清肠化湿愈溃方,就像一首精妙的“中药交响乐”,每一味药物都是独特的音符,在君臣佐使的巧妙编排下,共同奏响了对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胜利乐章。它以天然的草木之力,从多个层面、多个环节对疾病进行综合调理,展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独特魅力和神奇疗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