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以吴茱萸打粉,醋调敷涌泉穴,“引火归元,防虚阳上越。”一周后,秀才热退厥回,改以肾气丸调理,“峻补真阳,防复发。”

二、老妇水肿:霜风中的阳虚水泛

卯时三刻,邻县郑婆婆由家人推轮椅前来,全身水肿,按之如泥,伴心悸气短、唇甲青紫,舌淡紫苔白滑,脉沉涩。“西医说我这是‘慢性心力衰竭’,”婆婆咳嗽不止,“用了利尿剂还是肿……”

岐黄辨证为心肾阳虚,寒瘀水停,以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附子9g(先煎)、白术15g、茯苓18g、桃仁9g、红花9g、丹参30g,“真武汤温阳化水,血府逐瘀汤活血通脉,此乃‘温阳、利水、活血三法同施’之妙。”

他又在心俞、肾俞穴处施以“隔姜灸”,每穴灸七壮,“隔姜灸温通心肾,与汤药协同,此乃‘上下同治’之理。”半月后,郑婆婆水肿减轻,能平卧入睡。

第六章 章回赞诗·立冬医道的水火哲思

回目诗

立冬寒锁万川霜,肾火衰微水泛狂。

肾气丸煎温命火,真武汤煮化寒塘。

雷火灸关通脉络,椒姜煨肾暖壶觞。

且看稻花翻浪处,一轮红日耀肾乡。

结语

当最后一炷隔盐灸的艾灰落在关元穴旁,岐黄站在药圃中,见鹿茸草在冰雪中抽出新芽,茎秆上的霜花映着晨光,恰似肾阳在冬藏中悄然萌发。他忽然领悟:立冬的阳虚之证,恰似地底的岩浆——表面冰封,深处藏热。医者之道,如冬日的炭火,需在阴寒中温补肾阳,于封藏处点燃真阳,让生命在冰天雪地中保持“肾火常暖,水饮常消”的生机。

“阿远,”岐黄望着北斗七星指向正北,“明日小雪,记得采收最后的鹿茸。立冬虽寒,却藏着‘春生夏长’的根基。医道如四季,需在闭藏中培元气,于寒冷中守真阳。”

(注:文中涉及方剂、针灸操作及食疗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立冬养生需根据个体体质调整,阳虚体质者宜峻补,阴虚体质者需慎用温燥,切勿盲目温补。)

【立冬卷终】

下卷预告:《岐黄天宝·小雪卷:雪盛阳伏痰瘀结》——小雪时节,雪盛阳伏,寒痰与瘀血互结,致寒痰咳喘、血瘀痹痛等证,且看岐黄如何以温阳化痰、活血通络之法,破寒痰于深伏,通血瘀于经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