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满而不溢解毒火 热痹发斑伤营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满而不溢解毒火 热痹发斑伤营血

最关键的是寻找犀角(代用品)。青蚨在深山中寻得一块野牛化石,其角部化石呈半透明状,内部有血丝状纹理,恰如“犀角咸寒,清心解毒,透热转气”。他以银杏叶为锤,轻轻敲下一角,化石碎屑落在掌心竟化作水珠,而非粉末,正是“水克火,火毒得解”的玄机。

四、火郁发之·七情和合透营血

回到银杏树下,青蚨架起白玉鼎,鼎中注入小满正午的天河水——此水承火毒之气,能引药入血,却以寒制热。他先将紫草用童便浸泡七日,去其咸寒之性,再以丹皮粉末拌匀,置于鼎底:“紫草得丹皮,如鸟得翼,可增强凉血活血之力。”鼎中腾起紫色烟雾,隐约可见斑疹消退的影像。

犀角化石需用羚羊角粉共研,青蚨取羚羊角粉三钱,与犀角化石碎末共捣成霜,散发出清凉之气。“犀羚合用,清心解毒,透热转气,正如《温病条辨》之清营汤。”他将药霜投入鼎中,顿时烟雾化作青紫色,如夜幕中的极光,暗合“热入营血,凉血清心”的医理。

最后,青蚨取出一片去年小满收藏的彩虹石,投入鼎中——此石含日月精华,可调和营卫,防止凉遏血瘀。“此乃清营凉血饮,紫草为君,丹皮为臣,犀羚为佐,彩虹石为使。”他默念《成方便读》的方解,忽见鼎中汤汁分成两层:上层如朝霞(透热)、下层如紫晶(凉血),恰合“营血同治”的妙理。

五、满而不溢·药透营血斑疹消

青蚨将药汤分成七十二碗,每碗都撒入少许麝香——此乃“芳香透络”之法,可引药直达病所。最先服药的病童刚咽下汤汁,便觉一股清凉从心尖蔓延至四肢,如月光浸透焦土。一炷香后,他全身微微汗出,斑疹颜色由紫暗转为淡红,如朝霞退去。青蚨轻按其“血海”“膈俞”穴,掌心凝聚坎卦之气,竟从皮肤下吸出少许黑血,病童顿时神清气爽。

老妇服药后,骨节红肿热痛渐消,竟能扶杖而行。她摸着关节感叹:“好似有人用雪水冲洗骨髓,把火炭都冲走了。”其舌质渐转淡红,舌面生出薄白苔,斑疹开始结痂脱落,脉细数之象渐缓。其他村民反应各异:有的斑疹颜色转淡,有的关节肿胀消退,有的排出如墨汁般的黑便,如营血热毒随二便而出。青蚨注意到,服药后的村民走过苦菜丛,焦枯的菜叶竟重新泛出绿意,恰似“热退阴复”的外显。

此时,东方天际出现小满的第一缕凉风,青蚨站在村口,见瘟神云气中的赤蛇已褪为青蛇,蟠绕在火炬上如翡翠饰品。他伸手接住凉风,风中竟夹杂着细小的冰晶,落在掌心凝成“清”字,与腰间的银杏叶香囊共鸣,竟震落囊中焦血,露出底层的《犀角地黄汤》残页。

六、赏心乐事·青梅煮酒论营血

晨光中,青蚨从树洞取出一坛青梅酒,坛盖打开时,酸香之气混着紫草的辛凉扑面而来。酒坛内壁的“坎卦”纹路被酒液浸润,泛着黑色光晕。他倒出两碗酒,只见酒液中浸泡的紫草根如赤龙潜渊,丹皮片如丹砂浮水,正是“火毒得清,营血得养”之象。

“此酒以小满青梅、夏至冰水、秋分丹皮、冬至紫草酿成,经四季水气调和,最能清热凉血,透营转气。”青蚨端起酒碗,示意老妇品尝,“热入营血之病,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今用紫草、丹皮之凉血活血,犀羚之清心解毒,青梅之酸敛阴液,合而为一,恰如《黄帝内经》之‘热者寒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

老妇饮下酒后,忽然指着凉风问:“为何风中有冰晶?”青蚨微微一笑,指着西方渐散的瘟神云气:“冰为水之精,今火毒盛极而衰,水精得复,乃阴阳自和之兆。然瘟神虽退,其火毒之根犹存,需防阴液复伤。”说话间,一只青鸾衔来半片雪莲叶,落在酒碗中,雪莲叶上的纹路竟似营血流通图,青蚨点头:“此乃‘水克火’之兆,阴液充足,火毒自消。”

七、预警先机·乌云翻涌兆新劫

正说话间,西方天际突然涌来赤红色云团,云气中隐约有瘟神持幡之形,每挥动一次幡旗,便有火星如蝗群坠落。青蚨瞳孔骤缩,只见云团所过之处,刚结痂的斑疹再次渗血,凉风竟化作热浪,正是“火毒复燃,阴液再伤”的凶兆。他急忙取出《六元正纪大论》残卷,对照今年气运:“岁运少角,木气不及,火毒亢盛,虽暂得清解,然木虚土衰,恐生‘土败火淫’之变。”

老妇望着越来越近的云团,颤声问:“此乃何兆?”青蚨皱眉道:“西方属金,瘟神为火毒之余,今与燥金结为‘燥火’,恐引发‘脱液’‘痉厥’之灾。你等需速速迁往中央高地,那里多山药、黄精,可滋阴润燥。”话音未落,一片带着火星的枯叶突然飘落在酒盏中,叶面上竟烙着“芒种”二字,每个笔画都缠着血丝,正是“热伤血络,阴液将竭”的危象。

青蚨伸手触碰枯叶,指尖瞬间出现紫癜状斑点,却在触及“种”字最后一捺时,斑点竟化作露珠。他若有所悟:“芒种节气本应‘暑湿相搏’,今却燥火独盛,此乃‘阳盛阴衰’之变局,需以‘滋阴润燥,清热息风’之法应对。”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银杏果核,果核上隐约有纹路显现,竟似一幅“芒种插秧图”——秧苗蔫萎于焦土,正是“暑湿伤阴”的徵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