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晨曦穿透云层,火土金丹突然爆裂,化作万千火纹融入太行土壤。神农氏见所有参藤的根须都在土中摆出“悬壶济世”四字,而天上的火星竟变成参根模样,根头“七星芦”清晰可见。他取出竹简写经,竹简未书先显:“夏长之道,贵乎火土交响——火不炎上则土不敦阜,土不厚实则火不潜藏。”
少典磨墨时,墨锭竟渗出金浆,在竹简上写出的文字皆带火纹。他写至“火生土”三字时,砚台中的墨汁自动形成太极图,阴阳鱼眼正是参根与参藤的缩影。真人抚须微笑:“此《火土参经》非汝所写,实乃天地借汝手而传。记住:医道之极,在于以药之性,调人之偏,使火土相生,如日月相推而明生。”
六、真机默化入山川
正午时分,太行主峰突然响起钟鸣,所有参藤的火纹同时射向峰顶,在岩壁上烙出巨大的丹经全文。经文共九九八十一字,每字都含火土二气,风吹过处,文字便发出“火生土,土养火”的低语。山民们凿刻经文时,发现岩壁深处竟藏着天然的参形化石,化石上的火纹与丹经文字完全一致。
神农氏将火土金丹的种子撒向群山,种子落地时化作火纹,融入每株草木的根系。从此,太行山中的草药皆带火土之气,夏日生长时尤为繁茂。而那株上党人参的根须,已在土中长成“天人同构”的巨篆,与天上的星轨永远共鸣,将“火土交响”的天机,刻进了山川大地与医者的心中。
七、长虹贯日证道成
黄昏时分,火土金丹的最后一道虹光冲天而起,竟将火星与心宿连成一线,形成横跨天际的“火土桥”。神农氏与少典立于桥上,见桥身由无数参藤火纹构成,每道火纹都映出人体的脏腑影像。真人的身影在虹中渐渐透明,留下最后的教诲:“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此参之妙,正在‘观’与‘执’之间。”
虹光散去时,神农氏手中的竹简已变成金色丹经,封面上刻着“火土交响”四字,每字都如活物般吞吐火气。少典回望参田,见所有参藤都在暮色中化作火纹,与他体内的经络共振。此刻,他终于明白,真人所言的“悟天机”,并非窥探玄奥,而是如参藤般,在火土相生中,活出天地赋予的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