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工:采用热泵烘干设备(控温60-65℃,烘干时间8小时),替代传统柴火烘炕,有效成分保留率提升20%(苍术酮热稳定性差,传统高温易分解)。
- 集约化种植模式:
推广“林下套种”(如与杜仲、银杏等经济林套种,利用遮荫环境降低白术日灼病)、“高矮间作”(与玉米间作,玉米高秆防风,白术耐阴),土地利用率提升50%,安徽太和县林下种植基地亩均综合收益达1.2万元(单纯种植白术约0.8万元)。
六、政策与产业链协同:现代化种植的保障
- 政策支持:多地将白术纳入“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给予每亩500-800元补贴(如湖北对符合GAP标准的基地补贴);同时通过“地理标志”认证(如咸丰白术、平江白术),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地标产品市场价较普通产品高20%-30%)。
- 产业链衔接:龙头企业提前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约定最低保护价(如2024年浙江某企业约定鲜品收购价8元/斤,高于市场价1.5元),并提供技术指导,形成“种植-加工-销售”闭环,降低农户市场风险。
总结
白术的现代化种植已突破“看天吃饭”的传统模式,通过“良种+智能+标准+绿色+机械”的融合,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升”的转型。未来,随着基因编辑育种、区块链溯源等技术的应用,白术种植将向“精准化、可追溯、高附加值”进一步升级,为药食两用产业提供稳定、高品质的原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