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行按此法调理,一周后,盗汗就少了大半,夜里也不那么畏寒了;两周后,腰腿疼痛轻了,能坐在窗前读书了;一个月后,竟能跟着李时珍在草堂前的小路上散步。他拿着自己写的诗稿来谢李时珍:“李兄,这盐炙藿草真是妙药!我问了药铺的掌柜,他说这炮制法子是《蕲州农书》里记载的,说是‘冬藏时节,盐炙藿草,补肝肾最宜’。”
李时珍翻出《蕲州农书》,果然在“药炮制”卷中看到:“淫羊藿,冬至前采根茎,以海盐拌蒸,晒透,藏之,冬月用,补肝肾效佳。”他在笔记上补充:“蕲州淫羊藿,冬藏时盐炙,增强入肾之力,配熟地黄治阴阳两虚,合‘冬藏’自然道法。此农书记载与民间实践相合,当纳入《本草纲目》,详述炮制之法。”
第三卷 藩府探酒证遗存 藿酿陈酒传民间
嘉靖四十三年初春,李时珍接到江西南昌府藩王府的书信,说王府整理旧库房时,发现了几坛嘉靖初年封存的药酒,听闻李时珍研究淫羊藿,特请他去辨识。此时的南昌,残雪未消,藩王府的库房里却透着一股陈酒的醇香,几坛蒙尘的酒坛上,封泥印着“嘉靖二十五年”的字样,坛身贴着纸条,写着“滋补药酒”。
“李大夫,这酒是先王爷在位时酿的,说是能治腰腿疼痛,府里的老人喝了都觉得管用,只是不知道配方里有没有您说的‘淫羊藿’。”藩王府的管家指着酒坛,满脸期待。李时珍走上前,小心地撬开一坛酒的封泥,一股混合着草木香的酒香扑面而来,他用银勺舀了一勺酒,凑近鼻尖轻嗅——除了米酒的醇厚,还带着一丝熟悉的辛香,正是淫羊藿的味道。
他又取来一根干净的棉线,蘸了些酒,点燃后观察灰烬,再用舌尖轻轻尝了一点酒(量极微),点头道:“这酒里确实有淫羊藿,还有枸杞子、杜仲。淫羊藿温补肾阳,枸杞子滋补肝肾之阴,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三者配伍,泡入米酒,酒性温通,能引药入经络,是极好的滋补药酒,适合治肾阳不足的腰腿疼痛。”
管家忙说:“府里的老侍从刘忠,喝这酒喝了十多年了,今年都七十多了,还能扛着锄头在后院种菜,腰腿一点不疼。”李时珍立刻请刘忠来,见他精神矍铄,一点不像七旬老人。“李大夫,我年轻时在王府当差,落下了腰腿疼痛的毛病,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直不起腰。先王爷让我喝这药酒,每天一小盅,喝了半年,疼痛就好了,之后一直喝,到现在都没犯过。”刘忠笑着说,“我还把这方子告诉了村里的乡亲,他们也学着用淫羊藿泡米酒,都说管用。”
李时珍让管家取来纸笔,记录下药酒的配方:淫羊藿五两,枸杞子十两,杜仲五两,米酒五十斤,密封浸泡三个月即可饮用。他又查阅了《江西藩府志》,在“食货”卷中看到:“嘉靖二十五年,酿滋补药酒,以淫羊藿、枸杞子、杜仲为要,治腰腿痹痛,府民仿之。”
“这就对了!”李时珍兴奋地说,“这药酒配方,与我之前在江西收集的民间用法一致,也与《江西藩府志》记载相合。日后若有机会,这些药酒遗存若能保存下来,定能印证淫羊藿在明清民间的广泛应用。”他在笔记上郑重写下:“江西藩王府嘉靖二十五年药酒,含淫羊藿、枸杞子、杜仲,治肾阳不足之痹痛,府民传用,方志载之。此为淫羊藿跨区域应用之实证,当记入《本草纲目》,证其在民间之普及。”
离开藩王府时,管家送了李时珍一小坛药酒,李时珍带回蕲州后,仔细分析了药酒的成分,发现淫羊藿的有效成分在酒中溶解得极好,药效更持久。他在笔记后补充:“淫羊藿泡酒,不仅能增强药效,还能延长保存时间,是民间常用的炮制方法,尤其适合秋冬滋补,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序。”
第四卷 本草定稿汇众智 藿草华章传万世
嘉靖四十五年暮春,蕲州的桃花开得正艳,濒湖草堂的案上,《本草纲目》“淫羊藿”篇的手稿终于定稿。此时的李时珍,鬓角又添了几缕白发,却难掩眼中的光芒——案上摊着各地的笔记、图谱、地方史志摘抄,从黄州的冻疮外洗方、黎平的苗寨药酒方,到江西的牙痛漱口方、岭南的湿热痹痛方,再到蕲州的盐炙滋补方,还有江西藩王府的药酒配方,满满当当,都是跨越地域的实践智慧。
“李大夫,您快看看我娘!”这天清晨,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黎平枫香寨的苗女阿朵,她背着年迈的母亲,满脸焦急,“我娘从黎平来蕲州投奔我,路上受了风寒,腰腿疼痛又犯了,连路都走不了。”李时珍忙让阿朵把老人扶到椅子上,诊脉后发现,老人是风寒湿痹复发,兼夹蕲州春日的湿气,与在黎平的病症相似,却又多了几分湿邪。
“阿朵,你娘这病,用你们苗寨的藿草配土茯苓泡酒的法子,再加上蕲州盐炙淫羊藿的炮制,就能治好。”李时珍说,“盐炙淫羊藿能增强入肾之力,土茯苓能利湿解毒,再加点蕲州的薏苡仁,祛春日的湿气。”他取来盐炙淫羊藿三钱,土茯苓五钱,薏苡仁五钱,水煎服,又让阿朵用生淫羊藿煎汤,给老人外洗腰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