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太行骨脂记:破故仙缘(下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行骨脂记:破故仙缘(下卷)

第五卷 种药传法解沉疴

后晋天福八年春,陈家坳的风还带着些微寒,陈九真却已在自家屋后开垦出半亩坡地——他要种破故纸。前几日,邻村的药农们都来求种子,说想试着种在自家的山地里,可大家都没种过这草,不知道该咋伺候。陈九真便想先种出个样子,再把法子教给大家。

他选的坡地朝阳,土壤是掺了松针腐土的——去年冬天,他特意收集了山里的松针,堆在土上沤了三个月,就是为了让土更疏松,还能中和地里的寒气。播种前,他把破故纸种子放在竹筛里,晒了两天太阳,又用温水泡了一夜:“种子也怕寒,晒暖了、泡软了,才好发芽。”

可播下种子的第十天,邻村的李药农就急急忙忙跑来:“九真哥,俺种的破故纸只出了一半芽,剩下的都烂在土里了,这可咋整?”陈九真跟着他去邻村的地——那片地在背阴处,土壤黏重,还积着些雨水。“你这地太潮,还缺太阳。”他蹲下来,扒开土看了看烂掉的种子,“得在地里挖几条浅沟,把水排出去,再把没发芽的地方补播些种子,这次记得先晒土,晒到表层发白再种。”

李药农照着做了,没过几天,补播的种子就出芽了,嫩绿的芽尖顶着绒毛,像撒在地里的星星。陈九真又教大家给破故纸除草:“这草喜干,杂草抢养分还挡太阳,得趁小拔,别伤了根。”他还特意编了句口诀:“破故纸,向阳栽,松针土,浅沟排,晒种泡芽芽长得快。”村民们记在心里,口口相传,种破故纸的地,渐渐从陈家坳扩到了周边的几个村落。

这年夏天,村里的张老爹得了场重病——他常年咳喘,一到夏天就加重,最近更是咳得睡不着,连饭都吃不下,痰里还带着白沫。儿子请了镇上的郎中,开了止咳的药,喝了半个月也没见好。张老爹的儿子急得没办法,找到陈九真:“九真叔,您救救俺爹吧,再这么咳下去,身子就垮了!”

陈九真去看张老爹时,老人正靠在床头咳嗽,脸憋得通红,嘴唇发紫。他摸了摸老人的脉——脉细弱得像游丝,又看了看舌苔,舌淡苔白,还闻了闻老人咳的痰:“老爹这不是普通的咳嗽,是肾不纳气。年纪大了,肾气亏了,吸进来的气存不住,才会咳得这么厉害,还怕冷。”

他回到家,取了六钱酒蒸的破故纸——酒蒸能增强补肾的力道,又找了三钱五味子、二钱罂粟壳:“五味子能敛气,罂粟壳能止咳,但这东西不能多吃,最多用三天,不然会成瘾。”他把药材放进砂锅里,加了两碗井水,又切了一片生姜,用文火煎了半个时辰,药汤熬得浓浓的,带着辛香。

张老爹喝了第一剂药,当天晚上就咳得轻了,能睡上一个时辰;喝到第三天,痰少了,也能坐起来喝碗稀粥了。陈九真又把罂粟壳换成了三钱胡桃仁——胡桃仁能补肾,还没成瘾的风险,让张老爹接着喝。半个月后,张老爹的咳喘全好了,能扛着锄头去地里看庄稼了。

“九真啊,你这破故纸真是神药!”张老爹拉着陈九真的手,老泪纵横,“以前俺总觉得,这山里的草治不了大病,现在才知道,好药就在咱身边。”陈九真笑着说:“不是草神,是这草长在太行,懂咱山里人的寒,才治得了咱的病。”

这时候,陈家坳的破故纸已经长到半人高了,淡紫色的小花串在枝头,风一吹,辛香漫过整个村子。路过的商人闻到香味,好奇地问是什么草,村民们就骄傲地说:“这是破故纸,能治寒疾的仙药,是俺们九真叔发现的!”破故纸的名字,顺着太行的山路,渐渐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第六卷 辨证施治理宫寒

天福八年秋,破故纸的荚果成熟了,村民们忙着收割、晾晒,陈九真则忙着炮制——盐炒的、酒蒸的,分类装在瓷罐里,还特意留了些生种子,准备明年再种。可他刚把炮制好的破故纸收进屋里,村里的林氏就哭着跑来了。

林氏结婚三年,一直没怀上孩子,最近几个月,经期来得特别准,可每次都疼得满地打滚,血是暗黑色的,还带着血块,手脚常年冰凉,夜里睡觉暖不热被窝。婆婆总说她“肚子不争气”,林氏心里又委屈又着急,听说陈九真能治怪病,就找来了。

陈九真让林氏坐下,摸了摸她的脉——脉沉迟无力,像浸在冷水里的棉线,又看了看她的舌苔,舌淡苔白,还按了按她的小腹:“你这是宫寒。子宫像块冷地,种子撒在上面,怎么能发芽?得先把子宫暖热了,才能怀上孩子。”

林氏一听,眼泪就掉了下来:“九真叔,您能治好俺的病吗?俺想给俺男人生个娃。”“能治,但得慢慢来,宫寒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得调上几个月。”陈九真安慰她,转身去取药——盐炒的破故纸五钱,当归三钱,肉桂二钱,艾叶一钱。“破故纸温肾,当归活血,肉桂暖宫,艾叶驱寒,这几味药配在一起,能把你肚子里的寒气赶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