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果然如董华所料,又有不少人带着东西上门来了。
果不其然,收到最后,钱不够了,就连把王笑萍和叶云晴贴的那些钱补进来了,也还是不够。
他低估了村民们赚钱的热情。
他不禁有些疑惑,按照这个挖冬笋的频率和速度,会不会不出一个星期,南门村周围几座大山里的竹林都会被村民们给掏空?
挖的频率太高,冬笋生长速度跟不上,自然也就有产出了。
现在头几天,正是村民们热情高涨的时候,大家都想趁着年前这段时间多挣钱,能多挖就多挖。
有的家庭为了多卖钱,据说是全家上下,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孩童,都一起出动。
更有些夸张的,晚上不睡觉,拿着手电筒就摸黑跑去挖。
这些人之所以那么拼,就是为了能多挖点来卖。
所以这才第二天,收来的冬笋重量就已经翻倍了。
他有预感,接下来几天应该都不会少。
直至第一波冬笋被挖的差不多,才会慢慢减少开始趋于稳定。
到了那时,有些跟风的人,见山上冬笋都被挖没了,也就消停下来了。
但有一部分真正想要以此多赚些钱的人,会一直坚持去挖。
这一部分人才是董华长期合作的目标人选。
此时,陆续又进来几个人。
手上提溜着大筐子的,背上背着大竹篓的,打眼一瞧,都是装得满满当当的。
几个人加起来,少说也有差不多上百斤。
“叔叔婶婶,我先给你们提个醒,然后你们再决定东西还卖不卖。”
董华一脸歉意望着乐呵着的几个中年男女,直言道:
“今天收的东西有点多,我这儿......已经没钱结账给你们了。”
“现在有两个选择摆在面前,你们自己做决定。”
董华清了清嗓子,接着道:
“一是,你们先把东西带回家,明天再拿过来卖。”
“二是,我先把你们带来的东西过了秤,给你们记下每个人的斤数,明天一大早我们卖掉以后,一回来就把钱给你们送上门。”
话音刚落,一旁的董大成和董明下意识用手捂着脸,扭过头去。
他们都不好意了,真尴尬呀!
父子俩早已认定,这些人绝对不会同意赊账的!
站在最前边儿的方国栋皱眉道:“那听你这意思,第二个选择说白了就是赊账呗?”
“对的,可以这么理解。”董华毫不避讳地点头,“你们要是不放心,那明天再拿过来也一样的。”
他能理解,谁都怕自己亏本,只有钱拿在手上才是最踏实的。
几人眼神交流了一番。
就在董华已经在心里下好定论的时候,一位大妈说道:
“左右都是要明天才能拿到钱,何必这么折腾呢?”
“有啥不放心的?都一个村儿的,你们也不可能会跑!今天过秤记账吧,明天回来了再给我钱就是!”
院子里确实堆的满满当当,人都快站不下了!
谁都知道,收东西都是要有本金的!这院子里头的东西就得垫了不少钱哩!
董家能拿出那么多钱本金来,已经很有实力了,总不见得董华这小子会骗人!
大妈的话一落,董大成一愣,下意识拿开捂在脸上的手。
“牛莉,你,你说的都是真的?你答应让我们先把东西拿去卖了再给你钱?”
那位叫牛莉的大妈笑着瞟了一眼呆若木鸡的董大成。
“大成,你这啥反应啊?我是答应了没错呀!有啥稀奇吗?”
“没,没……谢……谢谢了啊。”
董大成尴尬地到处找自己的烟斗。
董明从地上捡回来,放他跟前,“在这呢,爹,你刚刚自己个扔老远去了,你忘了?”
董大成拿着烟杆子傻笑。
“老二,还,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帮你牛大婶记账呀!”
“好嘞!”
董华麻利把牛莉脚边的大筐子搬到地磅秤上,在刻度尺上拨弄了好几下。
“牛婶!您来瞧瞧,一共是二十五斤,没问题吧?”
牛莉过来看了看,十分豪爽地摆摆手,“没问题!我信的过你!你记下来吧,二十五斤!”
董华嘴里应着,就已经在账本上工整地写下了牛莉的大名,然后在旁边写上了对应的斤数。
“牛婶,记好了,我把筐子给你腾出来,你拿回去。”
紧接着,董华三两下把框子里的冬笋倒入另外一个大竹筐里。
旋即,他抬头看向院里其余几人。
“那……剩下几位叔叔婶婶是什么打算呢?”
“还能有啥打算?”
方国栋把背上的大竹篓子放到地上来,“你赶紧秤了,我赶着回家吃饭哩!”
明白他的意思,董华放心地过了秤,记了账。
“还有我,还有我,我跟他们一样!”
“把我的也给记账上吧,反正都背过来了!也懒得折腾着背回去了,多累呀!不差这一天。”
瞧见大家都愿意相信自己,董华终于放下心来,以最快的速度记好了账。
“好了,各位叔叔婶婶,明天我回村后,第一时间就把钱给你们送上门去。”
几个人笑着就拿上自己的空竹筐,空篓子走了。
随着太阳的最后一丝余晖落尽,董家窄小的院子里,终于又恢复一片寂静。
“吃饭了!”
王笑萍此时也煮好了晚饭,招呼着他们来吃。
忙了一天,干的也都是体力活,董华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他正要关上院子的大门,忽然一个半天的孩子牵着一头驴子朝他走来。
“小孩,你是二愣子的儿子?”
小孩鼻孔还挂着鼻涕,用力吸了吸,然后害羞地冲着董华点头。
“小华哥哥,我爸爸让我给你牵驴子来。”
“成,给我吧。”
董华接过绳索,心里头却有些疑惑。
“铁蛋,你爸爸不是说你去挖冬笋了吗?你的冬笋呢?”
铁蛋垂头丧气地低下头,“我,我没挖到……一毛钱都没帮爸爸挣到,呜呜呜!”
董华一阵心软,翻遍了口袋和布包,才勉强找出身上最后一块钱。
“铁蛋,好孩子,这一块钱你拿回去,告诉你爸爸,就说是你卖冬笋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