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我该如何化解这一切?”林知晚问道。
血煞夫人抬手轻挥,光粒凝聚成一幅画面:百年前,萧家先祖与她本是恋人,却因皇权争斗,他不得不将她献祭以换取江山稳固。献祭那夜,她并未反抗,而是选择用最后的力量设下轮回之局,只为等一个能真正终结仇恨的人出现。
“原来,一切都是误会……”林知晚喃喃道。
“是误会,也是因果。”血煞夫人微笑,“萧家先祖为了私欲,种下恶果;而你的父亲,为了守护真相,甘愿成为镇压怨灵的容器。这些恩怨,需要有人用真心去化解。”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中,萧景琰抱着昏迷的林知晚,泪水滴落在她苍白的脸上。他握紧玉佩,将自身灵力源源不断地注入她体内:“知晚,你说过要和我一起看遍人间烟火,你不能食言……”
林知晚的意识渐渐清晰,她感受到萧景琰的焦急与爱意。想起血煞夫人的话,她调动体内残存的灵力,将自己的魂魄与幽冥之心相连。在意识深处,她看到无数怨灵的脸,他们眼中的仇恨正在慢慢消散。
“放下吧,仇恨只会带来更多痛苦。”林知晚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仿佛有魔力,怨灵们开始发出释怀的叹息,渐渐化作点点星光。青铜面具老者的身影也在此刻彻底消散,临终前,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悔意。
幽冥之心轰然炸裂,释放出的不再是黑暗,而是温暖的光芒。光芒所到之处,玄武门的血字、天空中的乌鸦、地上的裂缝,全部消失不见。天空重新放晴,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天际。
林知晚缓缓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萧景琰惊喜的面容。“你醒了!”他紧紧抱住她,生怕她再次消失。
“我回来了。”林知晚靠在他怀中,感受着久违的温暖。远处,一群白鸽展翅飞过,带来了和平的讯息。
三个月后,皇宫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林知晚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与萧景琰并肩站在宫墙上。下方是欢呼的百姓,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这就是我们守护的天下。”萧景琰握住她的手说道。
林知晚望着远方,嘴角上扬。历经千辛万苦,她终于化解了百年的恩怨,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在某个角落,血煞夫人的虚影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的身影渐渐消散在阳光中,化作一缕清风,拂过盛开的樱花树。
从此,世间再无血煞之祸,只有一段关于爱与救赎的传说,在百姓口中代代相传。
第十八章 浮生余韵
春去秋来,转眼间三年已逝。京城的街道被金黄的银杏叶铺满,马车碾过落叶发出细碎声响,与小贩的吆喝声交织成太平盛世的乐章。坤宁宫内,林知晚半倚在贵妃榻上,指尖轻抚过微微隆起的小腹,窗外飘来的桂花香混着熏炉中龙涎香的气息,让人心神安宁。
"娘娘,陛下下朝了。"宫女的通报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林知晚抬眼,正见萧景琰大步走来,玄色锦袍上还带着朝堂的肃杀之气,却在望见她时化作绕指柔。
"今日又处理了三桩贪墨案。"萧景琰在她身旁坐下,小心翼翼地将她的手覆在掌心,"等孩子出生,定要让这天下更加清明。"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清脆的鸟鸣,一只通体雪白的鹦鹉扑棱着翅膀落在窗棂上,尾羽间竟夹杂着几缕金线。
林知晚瞳孔骤缩。三年前幽冥之心崩解时,她分明看见血煞夫人的残魂化作白鸟飞向天际。而眼前这只鹦鹉,正歪着头打量她,喙中还叼着一卷泛黄的布条。
"莫不是送信的?"萧景琰挑眉,伸手取下布条。展开的刹那,两人脸色俱变——上面用朱砂画着半个镇魂印,角落写着几行小字:"旧印虽毁,新劫暗生。西南望,赤水畔,镇魂灯复燃"。
林知晚抚上小腹,胎动突然变得剧烈。她望向萧景琰,从他眼中看到同样的警惕。当年销毁镇魂印时,他们几乎耗尽灵力,如今她身怀六甲,而朝中暗潮涌动,若是镇魂灯真的重现......
三日后,西南赤水镇。
林知晚戴着帷帽,掩去宫中装扮,与萧景琰一同踏入这个弥漫着诡异气息的小镇。街道上行人稀少,家家门窗紧闭,唯有镇中心的祠堂透出幽绿的光。一阵阴风吹过,林知晚闻到熟悉的血腥味——那是怨灵聚集的征兆。
"小心。"萧景琰护着她后退半步。祠堂的门突然轰然洞开,无数盏青铜灯悬浮在空中,灯芯跳动着幽蓝的火焰,每盏灯上都刻着镇魂印的纹路。更可怕的是,灯油竟是暗红色的,仔细看去,里面还漂浮着指甲盖大小的人脸。
"欢迎两位贵客。"沙哑的声音从灯影中传来。一个身披黑袍的人缓缓走出,脸上蒙着红色面纱,身形却让林知晚莫名熟悉。那人抬手催动青铜灯,火焰瞬间暴涨,照亮祠堂墙壁——上面画满了血煞夫人献祭时的场景,而在角落,竟有一幅未完成的画,画中女子抱着婴儿,身后跟着面容模糊的男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