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皇宫内传来喜讯——皇后娘娘诞下龙凤胎。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上街庆贺,整个京城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而在皇宫深处,林知晚抱着两个孩子,与萧景琰相视而笑。窗外,樱花纷飞,仿佛也在为这幸福的一家送上祝福。
第二十章 盛世长歌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宫墙内外早已换了一番光景。春分时节,御花园的樱花与海棠竞相绽放,粉白嫣红间,两道小小的身影追逐嬉戏,惊起枝头雀鸟扑棱棱飞向天际。六岁的长公主萧明玥扎着双丫髻,裙摆沾满草屑,手中还握着半支折下的花枝;五岁的小皇子萧明琛紧随其后,绣着金线的衣摆被春风掀起,奶声奶气地喊着"姐姐等等我"。
林知晚倚在九曲长廊的朱漆栏杆旁,望着儿女打闹的身影,眼角眉梢尽是温柔。她腕间的银镯随着动作轻响,内侧"岁岁平安"的刻痕已被岁月磨得温润发亮。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萧景琰将披风轻轻搭在她肩头,指腹不经意间擦过她鬓角几缕银丝。
"又在出神?"他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嘴角勾起笑意,"明玥越发调皮了,昨日还带着侍卫去御膳房偷点心。"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侍卫翻身下马,捧着密函疾步而来:"陛下!西北边境发现古老祭坛遗迹,出土的青铜鼎上刻有镇魂印纹路!"
林知晚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滚烫的茶水在杯沿凝成水珠。萧景琰抬手按住她的手背,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来:"莫慌。"他接过密函展开,眸光在看到附图时骤然一冷——那青铜鼎上的纹路虽与镇魂印相似,却多了几分扭曲的邪意,鼎身还刻着密密麻麻的献祭咒文。
当夜,乾清宫内烛火通明。林知晚轻抚着案头摆放的龙凤胎平安锁,听着萧景琰与心腹大臣的议事声。窗外月色如水,却隐隐透着几分肃杀。突然,一阵阴风吹过,案上的烛火瞬间熄灭,黑暗中传来孩童嬉笑的声音,尖锐又刺耳。
"护驾!"侍卫们拔刀的声音响起。林知晚迅速摸出怀中的桃木符,符咒在黑暗中发出微光,照亮了殿内凭空出现的血字:"血债血偿,萧家当绝"。更可怕的是,龙凤胎的平安锁突然发烫,锁链自动解开,悬浮在空中旋转。
萧景琰的玉佩与此同时泛起金光,他将林知晚护在身后,却见殿门无风自开。浓雾中,一个身披黑袍的人缓缓走出,手中抱着个通体漆黑的陶罐,罐口溢出的黑雾里隐约可见人脸轮廓。黑袍人掀开兜帽,露出一张布满裂纹的脸,右眼处空空如也,赫然是当年在镜渊中消失的青铜面具老者!
"萧景琰,林知晚,"老者的声音像是从腐烂的喉管挤出,"你们以为销毁镇魂印、平定怨灵,就能高枕无忧?这幽冥陶罐,可是用三百童男童女的魂魄炼制而成!"他抬手倾倒陶罐,无数怨灵蜂拥而出,化作血色锁链缠向龙凤胎的平安锁。
林知晚感觉心脏被狠狠攥住。十年前的恐惧再次袭来,但这次,她的身后多了两个需要守护的小生命。她咬破舌尖,将心头血喷在桃木符上,符咒瞬间化作漫天星火:"休想动我的孩子!"萧景琰同时催动玉佩,金光与血雾激烈碰撞,整个乾清宫开始剧烈震颤。
而在此时,正在寝殿熟睡的萧明玥与萧明琛突然同时惊醒。长公主的瞳孔闪过一丝金芒,她伸手握住弟弟的手,稚嫩的掌心浮现出淡金色的纹路。当怨灵的锁链触及他们的刹那,兄妹俩周身爆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二十一章 灵脉新生
耀眼的光芒自萧明玥与萧明琛掌心迸发,宛如初生的朝阳撕裂夜幕。怨灵发出刺耳的惨叫,血色锁链在光芒中寸寸崩解,化作腥臭的黑雾消散在空中。黑袍老者瞪大仅剩的左眼,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一幕——两个孩童周身流转的灵力,竟与百年前血煞夫人献祭时的气息如出一辙。
“这不可能......”老者的声音因震惊而扭曲,手中的幽冥陶罐剧烈震颤,“萧家血脉本该是祭品,怎会......”
林知晚望着儿女周身萦绕的金光,突然想起怀胎时与镇魂灯对峙的场景。那时腹中的孩子以灵力回应她,或许从那时起,命运便悄然改写。萧明玥睁开眼,金芒褪去后的眸中带着不属于孩童的冷静,她牵起弟弟的手,一步步走向黑袍老者。
“你伤我爹娘,还想害我们。”萧明玥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寒意,指尖轻点地面,古老的咒文如藤蔓般蔓延,“该结束了。”咒文所到之处,黑雾被净化成点点星光,幽冥陶罐表面出现蛛网状的裂纹。
萧景琰握紧玉佩,却发现灵力无需催动便自动流转——龙凤胎的力量竟在无形中牵引着他与林知晚的灵力,四股力量交织成金色巨网,将黑袍老者困在中央。老者疯狂地咆哮,试图操控残存的怨灵反击,却发现黑雾刚一凝聚,就被萧明琛掌心的光芒吞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