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萧景琰赶到时,正看见皇帝将玉佩嵌入祭坛凹槽。整个地宫剧烈震动,林知晚的虚影发出痛苦的呻吟,镇魂印残片开始不受控制地吸收她的魂魄。"住手!"萧景琰挥剑斩断皇帝伸向祭坛的手,却在触碰到血雾的瞬间,看到了最可怕的画面——
百年前,他的先祖并非与血煞夫人达成契约,而是设计将其活祭。更令人心惊的是,林知晚的前世竟是血煞夫人的贴身侍女,为护主人周全,生生挡下致命一剑。记忆的碎片不断冲击着萧景琰的意识,他终于明白为何初见林知晚时,心中会涌起莫名的熟悉与愧疚。
"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林知晚的声音带着哭腔,虚影变得愈发透明,"萧家欠她的,终究要还。"她突然抬手,将镇魂印残片按进萧景琰眉心,"带着真相活下去,替我......"
血雾中,一道黑影骤然出现。竟是本该死去的丞相!他浑身缠满血色咒文,手中握着最后一块镇魂印碎片:"你们以为毁掉祭坛就能结束?只要萧家血脉尚存,诅咒就永远不会消失!"说着将碎片狠狠砸向祭坛,整个地宫开始坍塌。
千钧一发之际,萧景琰突然抓住林知晚的手,将她的虚影紧紧护在怀中。他咬破舌尖,以命魂为引,强行与镇魂印建立联系:"既然一切因我萧家而起,那就由我来终结!"金光与血雾激烈碰撞,丞相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飞灰消散在尘埃里。
当晨光再次洒向宫殿时,萧景琰虚弱地躺在废墟上。怀中的林知晚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半块刻着"永结同心"的玉佩。远处传来喧哗声,侍卫们举着火把赶来,却在看清他手中物件时齐刷刷跪下——玉佩上的印记,正是先帝传位太子的信物。
三个月后,新帝登基大典。萧景琰在万民朝拜中取出那半截玉佩,当众宣读林家平反诏书。当他转身望向空荡荡的凤位时,恍惚看见一抹熟悉的白衣闪过。他抬手轻触空气,嘴角泛起温柔的笑:"等我处理完这些,就去找你。"
而在千里之外的玄清观旧址,一株新生的桃树下,林知晚正对着铜镜梳妆。镜中突然浮现出萧景琰的面容,她红着眼眶轻笑:"这次,换我等你。"话音未落,一阵清风拂过,桃树上飘落的花瓣将她的身影渐渐隐去,只留下一句若有若无的呢喃:"三生石上,不见不散......"
第九章 浮生若梦
萧景琰登基后的第一个中元夜,皇宫上下弥漫着檀香与艾草的气息。他独自立于乾清宫的露台上,望着漫天星河,手中摩挲着那半块"永结同心"的玉佩。月光洒在玉佩上,竟泛起微弱的涟漪,恍惚间,仿佛又看见林知晚巧笑倩兮的模样。
"陛下,该就寝了。"贴身太监小心翼翼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萧景琰应了一声,却并未挪动脚步。自从那日在冷宫祭坛一别,他时常会在深夜惊醒,总觉得林知晚还在某处等着他。
与此同时,在玄清观旧址旁的小村庄里,一场诡异的疫病悄然蔓延。村民们高烧不退,口中还喃喃自语着"血煞夫人回来了"。林知晚每日穿梭在病患之间,用玄清观的医术为他们诊治,却发现这些症状与寻常疫病大不相同——病人的脉象虚浮,却又透着一股熟悉的阴冷气息。
"姑娘,村西头老张家的小儿子快不行了!"一名村民气喘吁吁地跑来。林知晚提着药箱,快步赶往老张家。刚一进门,便看见床上的孩童面色青紫,胸口处竟浮现出若隐若现的血色符文。这符文,与当年血煞夫人嫁衣上的咒文如出一辙。
"怎么会......"林知晚的瞳孔骤缩。她迅速取出银针,在孩童的几处大穴施针,又点燃符咒。然而,符咒刚一靠近孩童,便瞬间自燃成灰,化作一缕黑烟直冲屋顶。就在这时,窗外狂风大作,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小侍女,别来无恙?"
林知晚猛地转身,只见一个身着红嫁衣的女子悬浮在空中,面容与血煞夫人相似,却又带着几分稚气。"你是......"
"我是她,又不是她。"红衣女子咯咯笑着,"百年前,她将一缕残魂注入贴身玉佩,如今,该是苏醒的时候了。"她抬手间,孩童身上的符文尽数转移到林知晚身上,"而你,作为她的转世,自然要帮我完成未了的心愿。"
另一边,皇宫中突然传来急促的钟声。萧景琰望着北方天际腾起的血雾,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不顾众人阻拦,带着贴身侍卫连夜赶往玄清观旧址。当他赶到村庄时,正看见林知晚被血色锁链困住,而红衣女子手中握着那半块玉佩,正准备将其与镇魂印残片融合。
"住手!"萧景琰挥剑砍向血色锁链,剑气却被红衣女子轻易化解。她看着萧景琰,眼中满是恨意:"萧家的人,都该死!当年若不是你们,我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林知晚强撑着意识,艰难开口:"冤冤相报何时了......"她突然运转体内仅存的灵力,将自己的魂魄与红衣女子相连。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原来当年血煞夫人被活祭后,她的一缕残魂因执念未消,寄宿在贴身玉佩中。而如今,这缕残魂因镇魂印的异动而苏醒,想要借林知晚的身体重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