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秀率13名骑兵乘夜出城,前往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不久,他带着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赶回昆阳救援。王邑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根本没把汉军放在眼里,扬言要屠城。他们向昆阳城发起猛烈进攻,又是挖掘地道,又是制造云车。昆阳守军坚守危城,毫不退缩。
刘秀亲率千余精锐为前锋,向王莽军发起冲锋,反复猛冲之下,斩杀王莽军千余人,汉军士气大振。接着,他又挑选三千勇士,迂回到敌军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突袭。王邑依旧轻敌,下令各营不得擅自出兵,自己和王寻率万人迎战。结果,王邑兵马陷入困境,王寻战死,诸将也不敢出援。昆阳守军见城外汉军取胜,趁机出城夹击。此时,突然狂风大作,飞瓦漫天,暴雨如注,滍水暴涨,王莽军大乱,纷纷夺路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万余人涉水被淹死,滍水都为之断流。
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主力覆灭于昆阳城下,三辅震动,新莽政权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覆灭。
然而,刘秀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一个噩耗传来。他的兄长刘演因威名日盛,引起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玄等人设计将刘演杀害。刘秀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悲痛万分,但他深知此时自己身处险境,必须隐忍。他立刻从驻地父城(今河南省宝丰县)赶往宛城,向刘玄谢罪。在宛城,他不敢为刘演服丧,也不敢提及自己在昆阳之战中的功劳,饮食谈笑都和平常一样。刘秀的隐忍和谦恭,让刘玄感到愧疚,也放松了对他的戒备。不久,刘玄任命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之后,刘秀迎娶了南阳新野豪门之女阴丽华,完成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更始元年(公元23年)九月,长安三辅豪杰联手杀了王莽,并把他的脑袋送到宛城。刘玄派刘秀代理司隶校尉的职务,先行到洛阳整修皇宫官府。十月,刘玄移都洛阳。之后,又派刘秀“以破虏大将军行大司马事”的名义平定河北,镇抚州郡。
刘秀深知,这是他摆脱刘玄控制、发展自己势力的绝佳机会。他在河北期间,以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犯、广布恩惠,恢复汉室制度为号召,赢得了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更始二年(公元24年)四月,刘秀消灭了在邯郸称帝的割据势力王郎。随着刘秀势力的不断壮大,刘玄坐不住了,他派侍御史持符节立刘秀为萧王,并命令他罢兵返回长安。刘秀知道回去必定凶多吉少,便以河北尚未平定为理由,拒绝接受调动命令。
为了进一步壮大实力,刘秀镇压并收编了以铜马为首的一百多万农民起义军,他对这些起义军将领加以任用,让他们继续统领旧部。此举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力量,还赢得了“铜马帝”的称号。同时,为了促成和真定王刘杨的联盟,刘秀以隆重之礼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
更始二年秋冬之际,刘秀在击败农民军青犊军后,趁机攻占了更始政权控制的河内地区。十二月,赤眉军主力在樊崇的率领下进军关中,刘秀预估赤眉军必定会攻破长安,于是趁着赤眉军与更始军相争之际,命令邓禹分兵进军关中,攻占河东,进逼长安。
此时的刘秀,已经据守河北、河内,实力雄厚,称帝的条件逐渐成熟。他的部将们纷纷劝说他称帝,重建汉室。起初,刘秀坚决拒绝,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称帝可能会招来更多麻烦。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将士们的劝说越来越强烈,刘秀也开始认真考虑此事。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柏乡县北)称帝,东汉王朝正式建立。称帝后不久,刘秀便挥师南下进攻洛阳。洛阳城内的朱鲔守军一片恐慌。刘秀派曾在朱鲔手下担任过校尉的岑彭劝说朱鲔投降。朱鲔与刘秀结怨甚深,他是更始政权中杀害刘演的主谋,所以顾虑重重。刘秀从大局出发,表示不计前嫌,承诺绝不追究过往之事。朱鲔这才放下心来,顺利投降。刘秀任命朱鲔为平狄将军,封扶沟侯。建武元年十月,刘秀移都洛阳。
刘秀称帝后,面临的局势依旧严峻。当时,天下尚未统一,各方割据势力林立。在关中地区,自刘玄迁都长安后,这里便是更始政权的统治中心。更始三年(公元25年),赤眉军向长安进发,与更始政权军队激战。更始政权在战场上连连失利,内部矛盾也不断激化,长安陷入混战之中。十月,刘玄向赤眉军投降,并将皇帝印授给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刘玄被封为长沙王,不久后被赤眉军杀死。刘秀得知刘玄被害后,念及刘玄是刘氏嫡孙,又是自己的族兄,诏令大司徒邓禹将刘玄葬于霸陵。
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二月春,占据长安的赤眉军因为城中粮尽,便尽收珠宝,火烧宫室,向西而去。邓禹趁机进军长安,但由于严重的粮荒和赤眉军折回长安,邓禹不得不退出长安。在邓禹与赤眉军作战时,汉中的割据势力延岑也乘机企图夺取长安,在长安外围形成了三派势力相争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