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认为曹芳参与了此次谋划,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于是决定废除曹芳的皇位。同年七月,司马师之弟安东将军司马昭带兵入京,准备去攻打蜀国。曹芳左右亲信劝他在司马昭辞行时杀死司马昭,再派兵击败司马师,并已将诏书提前写好,但曹芳因惧怕司马氏的势力,最终没有执行。
司马师见曹芳如此懦弱,更加坚定了废除他的决心。随后,司马师联合公卿中朝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迷女色、废弃讲学、弃辱儒士、与优人、保林等淫乱作乐并弹打进谏的清商令令狐景、清商丞庞熙乃至用烧铁重伤令狐景身体、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郭太后无奈之下,只得许可。
曹芳就这样被迫退位,他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曹芳的皇帝生涯就此结束,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沦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
此后,司马氏的权势在曹魏日渐强大。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曹芳被改封邵陵县公。泰始十年(公元274年),曹芳在孤独与落寞中去世,享年四十三岁,谥号厉公。
曹芳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虽贵为皇帝,却从未真正掌握过权力,始终在权臣的操控下挣扎求生。他试图反抗,却因自身的软弱和实力的悬殊而失败。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古代皇权旁落、权臣当道的一个缩影,也让后人看到了在权力的漩涡中,人性的脆弱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