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求生记 > 第九十二章 政治根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士英脸色严肃的说道:“如此则至毅宗皇帝于何地?如此则至天下人望于何地,如此则至陛下于何地?江山残破如此,陛下之所以能立足江南,南面而王,非因陛下有尺寸之功于天下,而是列祖列宗之圣德,毅宗皇帝之余恩未绝。而今闯曹肆虐长江,东虏蹂躏北方,天下百姓汲汲以望陛下者,无外乎扫清贼氛,还天下以安宁。而陛下接纳闯贼余孽,失天下人之望。臣恐天下人以为陛下薄于毅宗。”

隆武大怒道:“放肆。”

马士英说道:“臣死罪。”

马士英说着死罪,但是跪得笔直,让隆武有一种他是跪着的,而马士英是站着的。

隆武恼怒非常,并非马士英的态度,而是马士英说中了隆武的缺点。

隆武得位不正。

首先隆武这帝位,没有得到上任皇帝指认,又不是神宗皇帝子孙。不过是岳阳的时候。权宜之计。

隆武的威望浅薄之极,这也是隆武登基以来,紧衣缩食,裁撤宫女太监。示天下以俭。 又日夜不停的召见大臣,操练士卒。提拔将领。

如此这般,不就是提高他的威望,让天下人知道,他隆武是有为之君,才会有人为他所用。其实与崇祯有多相像的地方,崇祯一辈子做错了太多的事情,简直是数不胜数。

但是崇祯为什么一直为后世所怀念,固然是满清暴-政不得人心。还有崇祯皇帝一生在道德上几乎没有缺席。

他菜不重味,身不胜衣,日夜勤政。能力上不去议论,但是态度上却是满分的。

即便临时所写的也是“勿伤百姓。”

在现代道德这东西几近虚伪,但是古代却是非常有凝聚性的。

隆武必须用这样的姿态来面对各地士绅,坐稳皇帝的位置。

而现在接纳李自成残部,显然对不起崇祯,而崇祯在这个时代的威望相当大,也就是说如此一来将会折损隆武的威望。

甚至能动摇隆武的政治根基。

马士英与何腾蛟都没有什么政治洁癖,之所以如此激烈的反对,就是因为其中危害太大了。大到无法无视的地步,历史到南明后期,大明体系的文官体系与当时南明的武力体系大顺军与大西军的残部,依旧有冲突矛盾。

这种情况并不是仅仅说他们目光短浅就可以解释的。此刻提出如果没有反对的意见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