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求生记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南京密道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南京密道五

但是这个时候,李成栋依然觉得不够用。

首先这些小炮,只能几百步的射程之中有用,外面就要用红夷大炮了。其次,请军火炮多,夏军的火炮不多吗?

要知道清军的火炮来源有两种,第一是自造,但是数量相当有限,而且质量不好,不过黄澍在北京炮厂也有一段时间了,北京炮厂已经将铁模铸炮法吃透了,可以大规模铸造火炮了。

只是这一段时间,还仅仅是装备北京附近。

在见识过南方战场上,动则数百门火炮对轰的情况。满清权贵不安全感大增,故而正要以这些火炮增加对北京附近的控制。一时间也运不道南方来。

李成栋在南京城用的火炮,几乎是十成十的,就是已经被炸掉的南京制造局的产品。

自从罗玉龙北伐以来,广东制造局产能就开始暴涨,一开始还有些限制在,但是罗玉龙北伐失败之后,更是没有任何限制了,不问其他任何问题,只问火炮,只问武器。

甚至张轩将两广的赋税全部砸进制造局了。

这大半年以来,广东制造局与澳门炮厂所产的火炮。就有过万门之多,其中红夷大炮也有三千门左右。虽然因为运输问题,还有其他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运到前线,即便而今还在洞庭湖上飘着。

但是足以供应大军火炮不缺了。

更不要说为了今日一战,张轩可以临时征调了周辅臣,郑氏水师火炮,不说张轩军中的火炮,单单说两方水师的火炮,周辅臣那边最少能调过来三五百门,而郑成功那边能调动过来的,至少有千门。

甚至还能临时借调几门西洋重炮,威力尚在红夷大炮之上。这是郑芝龙见夏军大规模装备火炮之后,专门为了支撑门面所打造的火炮,一门火炮的造价在万两白银。与已经下降到数百两白银的红夷大炮造价,甚至广东制造局造价还能再低廉一点。因为张轩打造了从原料到成品之间的产业链,故而这些价钱而今不过是在账面上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广东财政全部搭进去还不够,这里也有一个大窟窿。

这些西洋重炮,可以说郑芝龙打造出来,几乎没有在战场上用一次,连郑成功攻南京的时候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