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求生记 > 第二十四章 多尔衮之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郑成功在张轩麾下,也是一流将领了,而且有自己的班底。虽然郑成功让张轩不放心,但是张轩不得不承认,郑成功在张轩麾下将领之中,能排在前三,虽然屡次有易将之声,但是张轩都按捺下来了。

原因很简单,换了郑成功,就能比郑成功做得好吗?

未必。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不管再鄙视清廷,清廷也是一个大国,大国之争,即便是落于下风,也不可轻辱。纵然以蒙古铁骑之强,成吉思汗之能,灭金也花了二十多年,灭宋就更不用说了,打了半个世纪。

纵然清廷没有金宋的根基,但也不是派遣三两名上将,可以平之的。

只是而今多尔衮之死,却给了张轩一个机会。

这才是张轩一直忙的事情。

他要考虑一件事,那就是而今是决策北伐的时候吗?

夏军虽然钱粮未丰,积蓄不广,但是以多尔衮为首的两白旗集团,长期把持清廷政权。以皇太后为首的两黄旗集团,因为多尔衮不得不雌伏,只是而今,多尔衮一去,双方的政治平衡打破了。

两黄旗下面的人都要报一箭之仇, 而两白旗也不甘心放出手中既得利益。

所以多尔衮之死,引起的权力真空,很可能引发清军大规模内讧。这是一个机会。

要不要为了这个机会冒险,这才是这几日,张轩心中一直想的事情。

而这个消息,也在枢密院高层,乃至夏军高级将领之间传开了。他们自然一心一意想让张轩开战,甚至御驾亲征,这样一来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战功。他们更知道,一旦张轩决策北伐,就不是一个战场的事情了。

所以他们都聚集在主战场的人选之中,谁还在乎辽东主将的人选。

辽东战场的先天限制,注定不会是主战场,自然没有人想与郑成功抢了。所以郑成功回京之后,才面对枢密院上层几乎没有人搭理郑成功的局面,凡是有些门路的,都在想办法,打听消息,比如张轩亲征不亲征,如果不亲征,谁为主将。几路北伐,以确定他们去那一支军队担任主将,或者干脆将枢密院的计划,规划为有利于他们的方向。

当然了枢密院主战,内阁这面就一心阻止了,度支部正要盘家底,看真的要打,朝廷究竟能拿出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