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独孤殇收到回信消息时,局势已经相当严峻。
完颜烨率领的大军如汹涌的洪流一般,压境而来,气势磅礴,令人胆寒。
独孤殇深知完颜烨的实力不容小觑,因此他早早地派出了眼线,密切监视着完颜烨的一举一动。
在众多宗主国中,能入独孤殇法眼的对手寥寥无几,而完颜烨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然而,尽管独孤殇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当他真正收到消息时,却感到一阵无力。
毕竟,远水解不了近火.
他手中的十万黄骑军,五万驻扎在辽西郡,以防鲜卑族南下,抢夺粮食。
还有五万则分散在京城各地。
要想迅速集结这支军队,并驰援中原腹地,所需的时间实在太长。
与此同时,鲜卑大军恐怕已经如狂风暴雨般攻破了好几座城池。
面对如此紧迫的形势,独孤殇并未坐视不管。
在得到确切消息,得知鲜卑大军即将南下攻打盛王朝后,他当机立断,派遣自己的手下伪装成盛王朝潜伏在鲜卑族的探子,火速将消息送回朝廷。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独孤殇深知这一点。
他深知这场危机的严重性,若不提前传递消息,新皇恐难应对。
他心急如焚,终于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通过八百里加急将消息一封一封地送到皇上手中。
独孤殇目前的处境颇为尴尬,加上小狐狸又是身怀六甲,他不好有什么动作。
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想尽办法,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守护盛王朝的老百姓。
他还是迅速集结那十万黄骑军,尽管面临诸多困难,如士兵分散、物资短缺等,但他毫不退缩,坚定地执行着任务。
因为他知道,外敌来犯,虽远必诛,这是每个盛王朝子民的责任。
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费尽心力送到朝廷的八百里战报,竟然被新皇压了下来。
新皇刚刚上位,尚未举行登基大典,此时若盛王朝开战,不仅会影响新皇的威信,还可能被有心人诟病,认为新皇不吉利,上天不庇佑他。
就这样,鲜卑族大军压境的消息,被新皇硬生生地压了下来。
独孤殇得知此事后,气到不行。,
眼睁睁地看着危机一步步逼近盛王朝的老百姓,而朝廷却无法采取有效措施。
这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要等到新皇正式登上皇位,举行登基大典之后才能揭晓。
为了确保皇上能够顺利登基,即使失去几座城池也在所不惜。
毕竟在新皇和保皇派的眼中,与整个王朝的稳定和权力交接相比,这些城池的得失似乎微不足道。
他们认为,盛王朝人才辈出,拥有众多杰出的将领和谋士。
只要皇上能够善用这些人才,重新组织军队,未必不能夺回那些失去的城池。
毕竟,盛王朝的繁荣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人才基础之上。
只要皇上能够明智地决策,充分发挥国家的潜力,相信盛王朝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砰!
随着一声巨响,
独孤殇的手掌狠狠地拍在了案几上,震得桌上的茶杯都差点翻倒。
他满脸怒容,心中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
“昏君!”
独孤殇咬牙切齿地骂道,
简直是昏君!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皇兄已经够昏庸无能了,但没想到这新登基的三皇子,比起他的皇兄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独孤殇越想越气,这三皇子简直就是个草包。
先皇未雨绸缪,为他各种铺路,各种算计,只因他是先皇与挚爱之人的孩子。
哪知道,烂泥扶不上墙。
这三皇子根本不配坐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上。
先皇在位时,虽然也有些昏庸,但好歹还能守住朝廷的稳定,让盛王朝的领土完整无缺,没有丢失过一座城池。
可这三皇子呢?
才刚刚登基没多久,就已经连失九座城池!
这可是独孤家的江山啊,就这样被他轻易地拱手让人,独孤殇怎么能不气愤?
再这样下去,盛王朝的都城豫州恐怕都难保了!
独孤殇的眉头紧紧地皱起,心中的焦虑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实在无法想象,如果盛王朝的都城被攻破,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气人!
太气人了!
他恨不能闯入京城皇宫,将三皇子狠狠地教训一番。
治国无方,争权夺位却颇有手段。
蛰伏十数载,却将自己的兄弟们送入了黄泉。
独孤殇怒不可遏,胸口都快要被这股怒气给炸开了。
当晚,夜幕笼罩着凌云峰,一片静谧。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无数封密信如流星般从凌云峰飞驰而出,划破了黑夜的寂静。
这些密信承载着重要的信息和指令,它们将被传递到各个角落,引发一系列的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