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曼也被正式任命为“大晏皇家农学院”的山长,负责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编撰农学教材。
她的“神镰”图纸,以及改良的曲辕犁、筒车等农具,也被工部批量制造,分发各地。
从此,黄曼曼开始了她巡查天下农事的征程。
她的足迹,踏遍了大晏的万水千山。
江南的鱼米之乡,她指导农民兴修水利,改良稻种,推广双季稻、三季稻。
北地的苦寒平原,她推广耐旱作物,改进耕作技术,让贫瘠的土地焕发生机。
蜀中的崎岖山地,她因地制宜,发展梯田农业,推广经济作物。
关外的辽阔黑土,她带来了新的耕种理念,让曾经的北大荒,变成了粮仓。
她每到一处,都会亲自下到田间地头,与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向他们传授耕作技巧。
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扰农民多年的难题。
她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新的希望。
无数的百姓,因为她的到来,摆脱了饥饿,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戴这位年轻有为的女官,亲切地称她为“福星娘娘”、“丰收女神”。
她的画像,被百姓们供奉起来,与土地神、灶神一同享受香火。
黄曼曼的事迹,也激励了无数的女性。
她们看到,女子,并非只能困于内宅,亦能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
数年之后。
大晏王朝,国泰民安,仓廪充实。
曾经困扰历代帝王的粮食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史书上,浓墨重彩地记载了这位传奇女官的功绩。
而黄曼曼,依旧奔波在田野之间。
她知道,农业的发展,永无止境。
她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夕阳下,她站在一片金色的稻田边,眺望着远方。
脸上,带着欣慰而坚定的笑容。
她的身后,是万家灯火,是国富民强。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