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虎军校内,周剑锋和刘敏并肩走出军校大门,坐上回去后轿车后。
俩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表情。刚刚结束的开学典礼虽然让他们感到欣慰,但周剑锋的心中却有着更深远的思考。
“老刘,不光军队要抓思想问题,整个炎黄国国民的思想也要树立起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尤其是我们是在以海外华人华侨建立国家,许多华人,可能已经忘记自己的根出自哪里,只知自己只是个华人,这是不行的,我必须重新将他们凝聚成一股绳子,这样,我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周剑锋在车内说出自己的想法。
刘敏微微一悟,随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沉思:“元帅,你说得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就会失去方向,失去凝聚力。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全面加强国民的思想教育。”
周剑锋郑重其事的说道:“是啊,老刘。我们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军人,更要培养出有信仰、有责任感的国民。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必须去做。”
元帅,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刘敏直接询问周剑锋。
“我们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庄都能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要让每一个炎黄国的国民都能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力量。”
“那以什么为我炎黄国全民信仰支柱?”
周剑锋心中早有答案:“我华夏民族自古以忠孝为本,就以我们共同的先祖……炎黄二帝,为我炎黄国全民之信仰。”
“刚好,4月19日,正好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的诞辰。我们就在三月初三,在长安隆重举行祭祀炎黄二帝大典。以此向全国国民展示我们的信仰,凝聚我们的力量。”
刘敏微微一愣,随后表示赞同:“元帅,这个主意不错。通过祭祀炎黄二帝大典,我们可以向全国国民展示我们华夏民族自古的信仰,凝聚全民思想。”
周剑锋目光深邃的点了点头:“是啊,老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炎黄国的国民真正团结起来,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接下来,我们要尽快筹备这场祭祀大典,通知各地官员组织民众参与,同时邀请海外的华人华侨代表回国观礼。要把这次大典办得隆重、庄严,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我们对先祖的崇敬和对国家的热爱。”
刘敏立刻点头,认真记录着要点:“元帅放心,我这就去安排相关事宜,确保大典顺利举行。”
周剑锋望向车窗外,仿佛已经看到大典当日,长安城内人山人海,人们怀着虔诚之心祭祀炎黄二帝,那将是一幅何等壮观且振奋人心的场景。
经过十一天日夜准备工作,长安城的中心广场,阳光透过清晨的薄雾,洒在一片繁忙的景象上。数千名工人和志愿者忙碌地穿梭其中,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严肃和期待。
只见长安广场的中央,两尊巨大的炎黄二帝雕像矗立在中央,雕像周围雕刻着各种古老的文物和历史文献。记载了炎黄二帝的丰功伟绩,还展示了华夏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两位先祖座下的祭台正在搭建,祭台周围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品,包括香炉、烛台、三牲六畜和五谷供品等。
“这个祭台的高度要再高一些。”一位工程师指着祭台,向身边的工人下达指令,“我们要确保祭台的庄严和神圣。”
“好!明白……”
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近乎狂热的专注。这不仅仅是一个祭台,更是炎黄国乃至华夏民族的信仰象征。
“这些供品要摆放得整齐一些。”一位志愿者指着供品,向身边的同事们讲解,“我们要让每一个供品都摆放得完美无缺,以示对先祖崇高敬意。”
大伙纷纷点头同意。
“这个香炉的位置要再调整一下。”一位华人老学者指着香炉,向身边的工人提出调整,“我们要确保香炉的位置能够更好地散发香气。”
“好的,老先生。”工人们迅速调整香炉的位置。
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阳光明媚,天空湛蓝。长安城的中心广场上,人山人海,数万名炎黄国的国民整齐地排列着,全部严肃恪守礼节。祭台周围摆放着各种祭祀用品,庄严而神圣。
周剑锋和刘敏站在祭台的中央,他们的身后是一排排整齐的仪仗队,他们身着华夏礼服,手持武器,威武庄严。
“全体立正!”随着一声洪亮的口令,数万名国民迅速挺直了身体,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祭台。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祭祀我们华夏民族共同的先祖……炎黄二帝。”周剑锋洪亮而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长安广场。
广场上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聆听着。
“炎黄二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始祖,他们带领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周剑锋继续说道,声音中满是自豪与坚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