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进精舍时,谢道韫忽然将蔡佳轩拉至廊柱旁,袖中塞给他一枚青玉符:"明日随嘉馨去朱雀桥畔,有人会送你们《太玄经》残卷。记住,剑穗未配时,莫在人前出剑。"
她的指尖掠过寒光剑剑柄,忽然顿住:"此剑雌雄双生,雌剑主守,雄剑主攻。你既赠雌剑与嘉馨,便要护得她周全——如同竹露护着竹心。"
夜风穿林而过,蔡佳轩望着谢道韫远去的背影,忽然想起老道说过"此间多奇女子"。玉露初凝的竹叶上,他看见自己的倒影与王嘉馨的衣袂相叠,忽然明白,这一场清谈不是终结,而是更大的局的开始。
石灯笼被侍童点亮时,王嘉馨忽然凑近,鬓边茉莉香混着竹露气息:"道韫姐姐当年在东山,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惊煞众人,今日这'竹露承珠'之喻,怕是要写入《世说新语》了。"
蔡佳轩望着她发间晃动的九龙剑穗,忽然想起方才谢道韫论"有无"时,石案上的青烟恰好凝成双剑相交之形。远处传来更鼓,他按了按袖中青玉符,只觉得掌心的汗,比竹梢的露还要凉些。
是夜,谢家西府的竹林里,谢道韫倚在窗前,望着天际北斗。案头新写的《清谈纪要》上,"寒门才德如竹露承珠"几字尚未干透。她忽然轻笑,取过《庄子》,在"虚室生白"处画了个圈——那个寒门少年眼中的澄澈,不正是最难得的"虚室"么?
玉露终于从竹叶滚落,渗入青石板下的泥土。蔡佳轩在回客栈的路上,摸着怀中谢道韫所赠的《太玄经》,忽然听见身后王嘉馨的脚步声。她递过一方绣着竹露的帕子:"擦汗吧,方才清谈时,你的手一直在抖。"
他接过帕子的刹那,指尖触到她腕间的凉意。远处朱雀桥的灯火明灭,如同谢道韫案头的烛火,在渐浓的夜色里,照亮了两个被世家阴影笼罩的身影。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谢道韫的清谈,早已通过乌衣巷的飞檐走壁,传入了王氏宗祠——那里,王玄龄正对着族谱上王嘉馨的名字,缓缓握紧了手中的玉笏。
竹露凝,清谈歇,而更大的风雨,正在建康城的夜色里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