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果然,听完李建设的解释后,白玲没有继续追问。

她来询问,只是为了核实李建设的身份。

如今看来,他的身份无误,她还有其他事需要李建设帮忙。

看着李建设,白玲说道:

“李建设同志,你的身份没有问题。”

“这次抓捕徐大牛,你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会为你颁发一张荣誉证书,表彰你见义勇为的行为。”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的编外特别行动队?”

“你的身手这么好,有些任务我们需要像你这样的人参与。”

“平时无需常驻派出所,只有特殊任务时才需出勤。”

“为此,你也能从我们这里领取特殊津贴。

有了这样的身份,也会享有一些额外权利。”

李建设惊讶不已。

没料到白玲竟想让他当临时工。

不过李建设明白,这种情况在过去还是存在的。

当时国内的警报尚未完全解除,即便是二十年后,国内的民兵仍保有大量人数。

许多大型工厂都有自己的民兵团,这可不是后来那种保安。

当时的民兵团需要经常外出拉练,进行实战训练。

每次靶场训练,都像是战场般热闹。

李建设对此感到不解:

“都这个年代了。”

“即便练武,也是为了自保。”

“现在谁还在乎近身搏斗?一个拳师又能有何作为?”

白玲笑了。

李建设有此疑问,其实也正常。

她温和地为他解答:

“即便拥有飞机大炮,仍有许多地方它们无法涉足。”

“这个特别行动小组正是为此而设。”

“队员皆是高手。”

“处理的可不是寻常事务。”

“不知你是否感兴趣?”

李建设思索片刻,最终答应下来。

与白玲谈妥后,又与王主任商定派人修缮房屋之事,李建设到轧钢厂时已是下午。

到达采购科办公室。

此刻办公室里有不少人。

除了师父陈忠,还有孙莲花、吴敏,以及一位名叫肖大海的年轻人,二十三岁。

个头不高,比李建设矮半截,看起来白白净净。

剃了个寸头。

李建设之前听陈忠提过此人。

家境优渥,红色背景出身,堂兄弟众多,但他本人似乎缺乏进取心。

觉得采购工作轻松,便来试试。

平时很少到厂里。

这时见到李建设,热情地凑上前,开口问道:

“李兄弟。”

“听说你钓鱼很厉害,半天就能钓上百斤鱼。”

“你说说,钓鱼有什么门道?教教我,回去也好在我家炫耀。”

“到时候。”

“他们肯定得把我当英雄供着。”

李建设一愣。

他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这个时代,居然也有这般直率的富二代。

李建设点点头说:

“钓鱼的技巧。”

“确实有讲究。”

“改天咱们切磋切磋。”

“对了,今天特地来给大家送喜糖,尝尝看。”

听李建设这么讲,孙莲花和吴敏都好奇地围过来。

才知道原来今天上午,李建设竟然和他的对象去领了结婚证。

孙莲花调侃道:

“小弟,你动作挺快嘛。”

“前几天你还说刚认识不久呢,现在就把人娶回家啦。”

“光吃喜糖可不够。”

“什么时候办酒席啊?”

“到时候。”

“姐姐一定得去喝杯喜酒。”

吴敏也在一旁附和。

李建设连忙说道:

“当然欢迎。”

“师父,孙姐,吴姐,到时候可别忘了带上新娘子一起去。”

“还有肖哥,要是你有空的话。”

“也一起吧。”

李建设对肖大海并不熟悉。

因此只简单打了招呼。

这个时代与后世相似,有人热衷于参与这类活动,而有些人则不然。

特别是面对随份子这类事情,很多人深恶痛绝,尤其是同事间的往来。

若是亲戚或邻居,送份礼总还能带上孩子去。

若同住一个院子,全家出动也无妨。

但同事间的人情往来却不宜拖家带口,所以许多人不愿参与。

不过肖大海却拍着胸脯保证。

还豪爽地问李建设:

“李兄弟,到时候接亲你打算怎么弄?”

“要不要我帮你借辆吉普?那玩意开出去多拉风。”

“接亲也显得体面。”

听听。

果然又是典型的富二代作风。

在这个年代,别说借车了,有些条件差的新郎连衣服都是借来的。

如果真能借辆四轮车接亲,那绝对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一般家庭可做不到。

骑自行车娶亲挺好的。

只是李建设不太喜欢这些花哨的东西。

他摆摆手说:

“我家就我自己一个人。”

“我对象那边,就她和她妈两个人,连亲戚都没有。”

“就是叫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饭就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