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四合院:徐庶魂穿治众禽 > 第56章 易中海完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时,棒梗脆生生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大爷,您就原谅我奶奶他们吧,他们真的都知道错了。

还老跟我说以后要好好孝敬您和大妈呢,也教我长大了要好好孝顺你们。”

易中海这才抬起头来,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放下酒杯,缓缓说道。

“行了,既然你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要是还揪着不放,那就是我的不是了。

老嫂子之前做的事确实有些过分,不过刚才有句话倒是说得在理。

我既然认了东旭当徒弟,咱们两家就该像一家人一样。

希望你们往后也能记住这话,可别做那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

这次给你们的教训,可得牢牢记住了。贾家跟我,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还有,我会让柱子继续给你们贾家带盒饭。

但你们可得注意自己的态度,特别是你,老嫂子。”

贾张氏忙不迭地点头,说道。

“老易,您就放一百个心吧,我肯定注意。”

贾东旭也赶紧表态。

“师父,您就放心吧,我们在这儿跟您保证,前两次的事儿绝对不会再发生了。

往后您说啥,我们都听您的,绝不含糊。”

贾张氏又说道。

“是呀,老易呀,我这次是真真切切地知道错了,往后再也不干那糊涂事儿了。”

秦淮茹笑着提议道。

“既然咱们两家和解了,这可是件大喜事,来,咱们一起举杯,庆祝一下!”

随后,一桌人除了棒梗,其他人都纷纷举起了酒杯。

酒杯碰撞间,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屋内的气氛也随之变得热烈而欢快起来。

这顿饭,桌上的所有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高兴的笑容,仿佛之前的种种不愉快都已烟消云散。

贾家上下费了一番心思,总算是成功修复了与易中海的关系。

在贾家众人看来,往昔那些被易中海帮扶的好日子,似乎又要回来了。

易中海这边,成功让贾家众人低头服软,往后他对自己的养老问题,也少了几分担忧。

而棒梗,在这顿和解饭上如愿以偿吃到了肉。

小肚子吃得圆滚滚,心里那叫一个乐呵,一张小脸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众人推杯换盏间,时间悄然流逝。

不知不觉,时针已悄然指向九点。

易中海酒足饭饱,脸颊因酒精的作用泛起微微红晕。

在一大妈的小心搀扶下,步履虽有些踉跄。

却满脸得意地往家走去,那模样就是在宣告自己在这场与贾家的“博弈”中取得了完胜。

正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这段时间,徐庶全身心都扑在了自己的事情上。

对于四合院那边的琐碎事儿,并没有投入太多关注。

阎埠贵倒像是铁了心要跟徐庶套近乎。

三番五次登门拜访,每次来都满脸堆笑,拐弯抹角地想让徐庶带着他去钓鱼。

不过徐庶现在可没有功夫搭理他,每次都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了。

让阎埠贵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徐庶这段日子忙得脚不沾地。

按照之前与徐家村的约定,他每周都会回一趟徐家村。

回村的第二天,他就带着徐峰等村民深入山林打猎。

猎到的猎物,死去的便都卖给徐庶,鲜的则统统送到养殖场精心饲养起来。

那养殖场选址颇为讲究,附近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青草如茵,草料根本无需发愁。

村里再匀出些粗粮,养殖的基本物资就算齐活了。

毕竟村民们心里都门儿清,把这些动物卖给徐庶,换来的钱足够他们买更多粮食,改善自家生活。

在徐峰的精心安排下,全村人都被编排进了养殖场的工作排班表。

大家轮流到养殖场干活,既能挣到工钱,又能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

养殖场在众人齐心协力的经营下,规模日渐扩大,一片生机勃勃。

看到这般蒸蒸日上的局面,徐庶满心欢喜,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毕竟,这也算是他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如今徐庶每次回村,村民们对他的热情那叫一个高涨,欢迎的程度远超以往。

就连李秀蓉在徐家村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邻里乡亲对她愈发敬重。

望着眼前这热闹又温馨的场景,徐庶心头猛地一动,像是突然想明白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母亲李秀蓉在这村子里生活得这般惬意自在,每天脸上都挂着舒心的笑容。

自己当初坚持要带母亲回城里的想法,是不是太过一厢情愿了呢?

且不说自己住的那个四合院,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纠纷不断。

就假设换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母亲住进去后,人生地不熟。

除了自己,一个熟人都没有,她能适应那样的生活吗?

徐庶太了解自己的母亲了,深知母亲生性淳朴,习惯了村子里这种邻里热络、互帮互助的氛围。

真要去了城里,母亲大概率会感到孤独和无所适从。

那样的场景光是想想,徐庶都觉得心疼。

于是,徐庶思前想后,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决定跟李秀蓉坦诚地聊聊自己的想法。

“妈,你看现在村子里的情况,是不是越来越好啦?

大家伙儿的精气神儿,都比以前强太多了。”

徐庶坐在李秀蓉身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率先打开了话匣子。

李秀蓉一听,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连点头说道。

“那可不,小庶。

自从你进了轧钢厂,给大家伙手里的那些东西找到了销路。

而且收购价还那么公道,大家兜里有了钱,日子自然就越过越好了。

再加上又搞起了这个养殖场,往后的生活可有了盼头,这精气神儿能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