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中,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片片光影。
易中海一行人早已从拘留所返回,此时,一大妈在厨房里忙前忙后,饭菜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
很快,午饭便做好了,一大妈用托盘端着饭菜,走向聋老太太的屋子。
她来到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喊道。
“老太太,吃饭啦。”
然而,屋内一片寂静,无人应答。
一大妈心中疑惑,推开门走进去,屋内空荡荡的,不见聋老太太的身影。
她又在四合院里四处寻找,逢人便问。
“你瞧见老太太了吗?”
可问遍了院子里的人,都没人知道聋老太太的去向。
最后,一大妈在三大妈那里得到了消息。
三大妈一边择着菜,一边说道。
“早上我瞧见老太太出门了,拄着拐杖,也不知道去干啥,到现在都没回来呢。”
一大妈听后,心中不禁有些担忧。
但她也明白,自己无能为力,只能转身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给刚刚进门的易中海。
易中海听闻,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闪过一丝担忧。
但他很快静下心来,暗自思忖。
以聋老太太的精明和手段,既然是她自己主动出的院子,那必定是有要紧事要办。
而且她向来谨慎,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这么一想,易中海稍稍放下心来,决定先吃午饭。
不过,他心里依旧对聋老太太独自一人外出的事充满疑惑。
毕竟在这么多年里,这种情况可是从未发生过。
下午两点,阳光愈发炽热。
易中海准备前往贾家看看情况,路过中院时,不经意间用余光瞟向垂花门。
这一瞟,他瞬间愣住了。
只见聋老太太站在垂花门旁,一只手扶着大门,另一只手拄着拐杖。
整个人摇摇欲坠,精神状态差到了极点,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易中海见状,心中一惊,来不及多想,赶忙朝着聋老太太跑去。
他跑到近前,一把扶住聋老太太,关切地问道。
“老太太,您这是咋了?”
聋老太太看到是易中海,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知道自己算是安全了。
她语气微弱,有气无力地说道。
“中海,背我回屋。”
声音小得如同蚊蝇一般。
“好呢。”
易中海毫不犹豫地应道。他微微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聋老太太背在背上。
然后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后院走去。
一路上,他能感觉到聋老太太虚弱的身体,心中满是担忧。
到了聋老太太的屋子,易中海轻轻将她放在床上。
聋老太太刚一躺下,便有气无力地说道。
“中海,我要喝水,吃饭。”
易中海看着聋老太太这副模样,心里明白此刻不宜多问,当务之急是满足她的需求。
于是,他急忙转身,先给聋老太太倒了一杯水,又匆匆跑回自己家中。
此时,家里的饭菜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
易中海顾不上许多,拿起两个冷窝窝头,又端起一碗中午吃剩下的炒白菜汤,再次跑回聋老太太的屋子。
聋老太太此时早已饥肠辘辘,也不在乎窝窝头是冷的,炒白菜汤里只有汤没有白菜。
她伸手接过窝窝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由于吃得太急,很快便被噎住了,脸涨得通红。
易中海见状,赶忙递上白菜汤,又拿起水杯。
让聋老太太交替着喝了一口白菜汤、一口白开水,这才总算顺了下去。
不一会儿,聋老太太便将所有的食物吃了个干净。
她靠在床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原本苍白的脸上渐渐有了一丝血色,整个人也算是缓过神来,真正“活”了过来 。
易中海瞧着聋老太太的气色逐渐好转,不再像方才那般虚弱得摇摇欲坠,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可满心的疑惑却愈发强烈,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老太太,您这到底是去哪儿了呀?
怎么弄成这副模样回来,看着可太遭罪了。”
他微微俯下身,目光关切地注视着聋老太太,脸上写满了担忧。
聋老太太靠在床头,轻轻闭上双眼,缓了好一阵儿,才缓缓睁开眼。
长叹一声,开口说道。
“哎,我今儿个去了趟轧钢厂,找杨厂长去了。
你也知道,柱子和东旭被判了一年,这工作肯定是保不住了。
等他们出来,想再找份好工作谈何容易。
我这心里头惦记着他们,就寻思着去找杨厂长。
看看能不能等柱子和东旭出来后,把他们招进轧钢厂,哪怕当个临时工也好啊。
虽说待遇可能跟学徒工差不多,但好歹有份稳定收入,能维持生计不是。”
说到这儿,聋老太太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易中海听了聋老太太这番解释,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感动不已。
他微微动容,追问道。
“老太太,那结果咋样啊?杨厂长答应了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