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陛下就是躺赢狗 > 第219章 来自星星的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使是在交通便利、基建技术十分成熟的21世纪,星星峡都是东疆门户、经由陆路出入新疆的必经之路。

而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星星峡更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它虽然叫“峡”,但实际上是一个比“关”和“口”更加地势险峻的隘口。

是的,比剑门关和腊子口还要险峻。

谁占据了这里,谁就掌控了西域和河西交汇地带的军事主动权和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年轻的李卿已经不满足于坐镇一方、封妻荫子了。他带着三万关陇子弟兵翻过乌鞘岭,西出玉门关,跋涉千里而来,不是为了做大郑几十名地方知府中的普通一员,而是奔着青史留名去的。

他要像汉时班超、唐时高仙芝那样,重新将西域正式纳入大郑的版图之中。

现在的他,完全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决心,只缺一道兵部的军令或者陛下的圣旨。

上疏十三道,道道请出兵。

当疏勒城被哈拉汗国攻陷的消息传到瓜州后,李卿越发的焦急了。如果哈拉汗国灭了于阗国,再和高车部瓜分掉西州回鹘的话,那个时候再想在西域站稳跟脚,只靠他手里的这三万人马,怕是有点困难。

因为细作来报,高车部在西域地区有四万骑兵,而哈拉汗国,有七万大军。

单挑的话,李卿敢跟他们任何一家正面较量。但如果他们联合起来,那就不是三万人马能解决的事情了。

高车部的骑兵本身就不弱,至于哈拉汗国的军队,大郑对他们一无所知。

自从升任河西知府以后,李卿不断从过往客商口中打探着西域的局势变化,抛出去上千名斥候、细作和探子,甚至用自己的工资在西域各地培养线人,建立情报系统。

由于朝廷主要的经略方向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地区,礼部暂时没有在西域开展工作,所以这一切都只能靠李卿自己张罗。

人、时间、金钱都砸进去了,如果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是万万不行的。

而且这不是他打不打的问题,无论是哈拉汗国还是高车部,一旦占领西域,绝对会尝试着进攻酒泉郡。要么其中一家来,要么两家一起来,反正肯定会来。

作为一个从小校一路晋升到知府的军方人物,李卿不会别的,就会砍人。并且他对机遇的感知十分灵敏,因为他就是靠着在乱世之中做对选择,并且付出了足够多的汗水才起家的。

眼下朔方的李遗景已经彻底倒向了大郑,蜀地也已经平定,草原距离河西太远,吐蕃诸部因为高原反应限制、与朝廷的关系友好等客观因素,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大。

这样一来,混乱的西域就成了他更进一步的唯一选择。

我太想进步了!我太想青史留名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李卿从一群骑着骆驼、从南疆绿洲沿着昆仑山脚下一路来到星星峡的客商们口中得知,哈拉汗国已经攻陷了疏勒城,正在向于阗国的首都于阗城挺进。

朝廷的回信还没来……

欣赏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关美景后,李卿拔出了腰间的配刀,看着上面冒着寒光的锋刃,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冰凉,曲指一弹,铮铮作响。

他深深的明白,不能再等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阗国是大郑的朋友,朋友有难,不得不管。

于是,在朝廷的差驿还在骑马赶来的路上时,河西知府审时度势,果断率领他手下的三万精骑,越过了星星峡,进入到西域地区,直接下场参战!!

于阗国太远了,从星星峡到于阗城的距离,和从星星峡到陇右秦州的距离差不多,短时间内很难支援的到。再说了,等他们千辛万苦的赶到那里,万一于阗城已经被哈拉汗国攻占了,人家以逸待劳,自己这边劳师远征,那不是上赶着送人头么?

李知府虽然喜欢长途奔袭,但并不是没脑子的愣头青。相反,他深谙骑兵野战的精髓,并且已经在边干边学中具备了战略意识。

先解决高车部,再和西州回鹘南北两路一起对付哈拉汗国,这才是比较稳妥的上上之选。

战术上可以冒险,但战略上绝对不能。

高车部多少是和李姓人有些犯冲的,可能是这一代的大巫师学艺不精。前脚刚被李遗景拆了一遍家,好不容易整顿好了一地鸡毛,重拾信心准备东山再起,就听说东边来了个李知府。

还有三万铁骑。

随着郑军的加入,北廷城的战场局势瞬间攻守易形,前边被回鹘人牵制着撤不下来,侧面又遭到了李卿的猛烈进攻。关键他还派小股游骑兵袭击了高车部的运粮线路和沿线补给点,数万高车儿郎瞬间陷入了孤立无援、缺水少粮的尴尬境地。

高车部的大将兀儿派手下将领挡住出城反攻的回鹘兵马后,亲自带领主力前来和李卿决战,准备凭借着士兵们强烈的求生信念和对方血战一场,一战定乾坤。

可李卿却在这个时候退走了,在准噶尔盆地的茫茫戈壁和天山山麓的山林草原中跟兀儿玩起了捉迷藏。你追他就跑,你撤他就追,你歇下来他就骚扰,等你提起大锤要跟他拼命时,他又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