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丫鬟的声音越来越大:“四姑娘,你推我家姑娘下水,到底是何居心?可怜我家姑娘,好心想去探望大姑娘,谁承想……”
来探望她?
这谢府的姑娘们,除了那二房的二姑娘谢鸢如因为近日一直住在外祖家未曾来过,其余的也都见过了。
想来这落水之人,就是谢鸢如无疑了。
在原身的记忆里,前世可未曾有这个落水一事。
前世谢鸢宁被册封为六皇子妃,半年后跟着六皇子封王成了魏王妃,一年后她的二堂妹谢鸢如也嫁进了王府里为侧妃。
但前世谢鸢如并不得宠,在王府里也是空有侧妃名号。
以至于在此之前,她并未在意过这么一个人。
可现在细细想来,越是不被注意到的人,越有可能就是那个关键!
而且,前世谢鸢如虽同原身一起到了皇陵,但不久后却突然生了场大病。
再之后……已嫁人离开的云儿来探望她时,也曾提到过在京城见到了一个与谢鸢如有着相似样貌的女子。
想到这里,谢思宜唇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眨眼之间,眼神变得更加坚定。
没多久,就有几个婆子赶了过来,很快就将谢鸢如给救了起来。
谢思宜站在暗处,躲着众人的视线,看着谢鸢如被带走。
等众人都离开后,她才走到谢鸢如落水的岸边。
池塘边的草丛很浅,且方才人来来往往,早已把之前留下的脚印给破坏了,一时之间,还真不能弄清楚到底是四姑娘推了人,还是谢鸢如故意落水的。
突然,谢思宜似乎是发现了什么,她蹲下身来,在草丛里捡起了一支发簪。
表面看着就只是一根白玉兰发簪,虽然精致,却也不罕见。
谢思宜随意把玩着,就在翻转的那刻,借着月光,她看清了这发簪上雕刻的一个字。
“崔。”她低声念着,脑海中突然浮现起了原身的生母——崔氏。
这两个“崔”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谢思宜看着二房院子所在的方向,心中顿时生出了想法。
翌日,谢思宜早早地就被唤到了慈安堂。
她刚一进去,就看见四姑娘正怒视着那跪在地上的丫鬟。
“祖母,二婶母。”谢思宜同在场的长辈问了好,便寻了位置坐下。
才坐下,便听见二夫人赵氏说道:“大姑娘既然到了,就一同来评判评判此事。”
“二婶母说的,是何事?”
“此事,大姑娘该好好问问你那四妹妹,问问她究竟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敢承认!”赵氏语气不算好,也没拿正眼瞧四姑娘。
谢思宜按着原身的性格,微微皱眉,问着四姑娘:“老四,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且一五一十地说清楚!若是有冤屈,也当着祖母和二婶母的面都说出来,我们都会为你做主的!”
原身虽然看着清冷不好相处,但对待弟妹都是真心,并且也颇有些护短。
真相未出时,她也不会让妹妹平白受了委屈。
此话一出,赵氏很明显又被气到了。
谢思宜这话,可不就是暗指她冤枉了四姑娘!
此刻,她藏在袖中的手紧抓着椅子边缘,似是要把椅子抠出个洞来才肯罢休。
她的细微动作没有逃脱过谢思宜的眼睛,谢思宜见其这般,心中暗笑:鱼儿,上钩了!
四姑娘听了谢思宜的话,心中也有了些底气,当即便把昨日“落水事件”的前后经过说了出来。
当她说到谢鸢如是故意落水陷害她的时候,那跪在地上的丫鬟立即就反驳道:“四姑娘,您在说谎!我家姑娘平白无故为何要故意落水陷害您?”
“在此之前,我家姑娘虽然与您有些许的不愉快,但事情已经过了那么久,您现在还要计较吗?若真是如此,也该是您对我家姑娘怀恨在心,故意推搡我家姑娘致她落水!”
四姑娘很快便被她这番话给激怒了,起身上前到了那丫鬟边上,伸手就给了她一巴掌。
“你这贱丫头,竟敢污蔑我!”
这一巴掌落下,谢思宜面色已有些不愉。
糊涂!
这番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是妥妥的坏事被揭穿后的恼羞成怒。
本不是她的错,现在都快被按在板上成了错。
“胡闹!”老夫人此时也快失了耐心,呵斥着四姑娘。
四姑娘先是被凶愣住了,而后缓过来,又委屈地看着老夫人,眼角还挂着泪。
只是现在她学乖了些,不敢直接在这里哭起来。
谢思宜等老夫人情绪和缓些了,便问那丫鬟:“既然你说是四姑娘推了二姑娘,那你可知道她是何时动的手?又是伸的哪只手,或是哪只手先动的?”
丫鬟哪知道这些,她懵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当时已经很晚了,奴婢也不太清楚具体的时刻。四姑娘动手很快,奴婢没有来得及看清是哪只手。”
“哦。”谢思宜声音拔高,轻笑道:“既然你没有看清,又怎能肯定是四姑娘推的呢?而且昨日下了一会儿雨,草地湿润,石子更是光滑,你又怎能确定不是二姑娘自己失足落水的呢?”
“当时在场的,只有你们三人,四姑娘的话不值得全信,你的话更是!”
眼瞧着丫鬟渐渐说不出话来反驳,赵氏赶忙作悲伤状,向老夫人哭诉着:“母亲,如儿落了水现在还在床上躺着,昨日里还发了烧。她最是喜欢家里的这些姐姐妹妹,若是知道大姑娘这般说她,醒来后定是伤心不已!”
“母亲,媳妇来了谢家这么多年,向来本本分分、不争不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现如今如儿受了这般大的委屈,媳妇心里难受。”
“母亲,您一定要为如儿做主啊!”
手心手背都是肉,饶是老夫人再喜爱谢鸢宁,但面对赵氏的这一番“抓心”的话,她也做不到偏袒了谁。
“都是血脉嫡亲的姐妹,有什么做不做主的!”老夫人语重心长地说着。
就在赵氏以为她要偏袒谢思宜和四姑娘时,老夫人又继续说道:“此事若真的是四丫头错了,就叫她去给她二姐道个歉,罚她三个月不许出门,在屋子里抄写三百遍佛经来为她二姐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