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侨日报》:“林议员呼吁关闭首个收容中心。”

《工商日报》:“英国同意接纳三千难民。”

《星岛日报》:“伦敦正筹备迎接超三千名难民。”

《信报》:“港府下月将实行甄别机制。”

……

随后几天,港府调整收容政策,禁止香江所有工商业雇用越楠难民。

这对越楠仔群体无疑是巨大打击。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江经济迅猛增长,被誉为“亚洲四小龙”。

那时在香江打工所得远超越楠多月收入。

此前,香江当局对越楠难民颇为宽容,不仅建设专门住所,还设有专属医院供他们就医。

遗憾的是,部分越楠仔的态度仿佛香江只是在邀请他们做客似的,总摆出“天老大,我老二”的姿态,频繁挑起争端。

与此同时,惩戒署与香江皇家警察强化了对越楠难民营的管控。

不加强不行啊。

自从陆建荣等新界仔遭到北越仔殴打后,如今北越仔在香江处境堪忧,上街即遭市民指指点点,连安分的南越仔也被牵连。

随后,惩戒署和香江皇家警察将部分常闹事的越楠难民遣返,并且港府还自费安排了一些难民通过包机前往美利坚和英吉利等地。

还未见唐俊有何后续动作,北越仔在香江的活动区域就已被大幅压缩,困于难民中心。

蒋天养失去了一翼,仅剩尖沙咀、官涌、油麻地和观塘四个堂口。

钻石山别墅内。

“天养哥,接下来怎么办?”阿渣焦虑地来回踱步,他早已习惯众星捧月的日子,如今兄弟们被限制在难民中心,就连托尼三兄弟外出都需要蒋天养向惩戒署打招呼。

更令他害怕的是,有官员告知他可能被遣返回越楠,想到在香江享有的荣华富贵,再回到贫瘠之地,实在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