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首先,以后你拍的电影要在邵氏院线放映,得跟我们商量合作,无论投资多少。”

"其次,多用邵氏和TVB的艺人。”

"这两个条件,怎么样?"

唐俊眉开眼笑道:"邵氏想投资宏兴的电影没问题,但只能当投资方,不能干涉创作。

其他我都没意见!"

邵一夫提出的条件看似对他有利,实际上唐俊占了大便宜。

邵氏影业与TVB的资源共享,无疑为宏兴影业充实了人才储备。

此外,与邵氏合作拍摄部分作品,可有效分散宏兴影业的投资风险。

唐俊投身电影行业更多是为了构建传媒平台,并借此接触女明星,而非专注于经营影视公司。

真正聚焦于影视事务的是靓坤,尽管有徐可、曾子伟等业内高手辅佐,但其出品仍难避免某些项目巨额亏损。

"哼,凭你那点浅薄技艺,还敢对我指指点点?我不屑一顾。”

邵一夫轻蔑地笑了三声。

八十年代,香港影坛看似繁荣,多家公司竞相争锋,但整体来看,昔日大公司垄断行业的局面早已成为过去。

众多新兴的小型制作公司应运而生,却缺乏固定团队与专属片场。

制片人若获灵感,便寻求合作,借用大型公司的资源完成创作。

这些公司凭借创意、剧本及影响力参与投资,然而一旦影片亏损,受损最大的无疑是出资方。

邵氏当年称霸香江影坛,实属时局造就。

如今环境变迁,邵氏传统模式难以适应新局势。

邵一夫这个名字与电影结缘半个世纪,堪称电影界的领军人物,未来四十年间,谁能达到他的地位?

他对电影抱有近乎狂热的执着。

他怎会察觉不到问题所在?

这正是他将工作重心转向TVB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