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129章 《曲径通幽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麓词心录》第一百二十九章《曲径通幽处》

楔子·檐雨叩诗窗

戊申年暮春,云麓山下连雨三日。青石板路被洗得发亮,苔痕沿墙根漫上半截,远远望去似泼了半幅青碧水墨画。沈砚冰坐在临窗的竹椅上,指尖摩挲着案头新得的澄泥砚,忽闻檐角铜铃叮咚——是苏明谦的油纸伞破雾而来。

"砚冰兄可还记得'湖园雅集'之约?"来人踏碎一汪水镜,肩头沾着细密雨丝,青衫下摆洇出深痕,却笑得朗然,"今日雨歇,正宜访荷。"

案上《云麓诗钞》被穿堂风掀起半页,露出去年重阳二人同赋的《醉花阴》。沈砚冰目光掠过"篱边菊影摇诗骨"之句,忽忆起苏明谦去年抱病仍冒雨送他新刻的《剑南诗稿》,指尖不觉叩了叩砚沿:"明谦兄病体初愈,怎可冒湿寒之气?"

"不妨事。"苏明谦将油纸伞倚在廊柱上,从袖中取出个油纸包,"巷口王婆新制的茯苓饼,配你案头的蒙顶甘露最是相宜。"话音未落,檐角又坠下一串雨珠,在青石上溅起细碎银花。

一·曲径通幽处

湖园位于云麓山北麓,原是前朝辞官御史的别业,历经百年风雨,如今只剩半亩方塘、几架藤萝,却因遍植湘妃竹得名"竹深荷净之居"。二人穿过月洞门时,惊起一对绿头鸭,扑棱棱掠过水面,搅碎满池天光云影。

"看那竹影!"苏明谦忽然驻足,指向前方曲桥。只见新竹摇曳,雨珠顺着叶片滚落在青石板上,光影透过竹隙洒落,在小径上织就疏密不均的黛青色网格。沈砚冰忽有所悟,从腰间解下锦囊取出纸笔,就着石栏题下:"竹筛碎玉铺幽径"。

"好个'碎玉铺幽径'!"苏明谦探身看时,墨汁尚未干透,笔尖犹带雨意,"可对'荷捧明珠照晚晴'?"话音刚落,天际忽现半缕晴光,斜斜切过荷塘,落在初放的菡萏上——昨夜风雨未摧折花枝,反倒催出几朵粉白莲花,嫩蕊凝珠,恰似绿盘托玉。

二人相视而笑,忽闻身后传来吟诵声:"修篁滴露响清圆,惊破沙禽掠水烟。"转身见一老者拄着藜杖立在竹影里,鹤发童颜,正是云麓书院山长徐墨川。

"徐先生怎知我们在此?"沈砚冰忙作揖。

"闻得竹雨声中有人吟哦,非你二人莫属。"徐墨川笑道,指了指荷塘西侧,"去年你们在此联句的石案,我已着人用桐油擦过了。"

二·茶烟入诗怀

石案设于水榭之下,三面环荷,檐角悬着去年中秋挂的琉璃风灯。苏明谦铺开澄心堂纸,沈砚冰则取出松纹紫砂壶,煮水烹茶。当汤色渐浓时,徐墨川从袖中取出一卷诗稿:"近日读《剑南诗稿》,偶得《湖园杂咏》三首,烦请二位斧正。"

沈砚冰接过一看,纸上墨色浓淡相间,首章便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不禁抚掌:"先生化用朱子句却无斧凿痕,妙在'共徘徊'三字,道尽云水相生之趣。"

"且看第二首。"苏明谦探头望时,见纸上书:"竹影横斜水清浅,荷香浮动月黄昏。"不禁莞尔,"先生这是偷了林和靖的梅影,移来此处作竹荷新唱?"

徐墨川捻须而笑:"诗家活用典故,如盐入水。你且看末句——"只见落款处题着:"莫向西湖夸胜景,此中真意少人猜。"

"妙哉!"沈砚冰斟茶敬之,"先生以湖园比西湖,非夸山水之胜,乃赞幽居之真。恰似陶令'此中有真意',道尽我辈心境。"

此时风过荷丛,送来缕缕清香。苏明谦忽然轻咳两声,耳根微泛红。沈砚冰见状,忙将煮好的茶汤推至他面前:"明谦,这是去年你送我的'竹露清',今日以荷露烹之,最宜润肺。"

徐墨川看着二人眉眼间的关切,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在云麓书院授课,这两个少年总在课后追着他问诗法。如今一个成了名震江南的"词中君子",一个被誉为"诗坛谪仙",却仍如少年时般肝胆相照。

三·联句惊禽梦

午后云散,塘面浮光跃金。沈砚冰提议效仿古人,以"湖园春暮"为题联句。徐墨川欣然首肯,以"雨过芙蕖净"起句。

苏明谦接道:"风翻荇带柔。"目光掠过水面漂浮的荇菜,见其随波舒展,恰似绿带轻摇。

沈砚冰望了望对岸竹林:"竹深藏野雀。"话未落,果然有几只麻雀从竹丛中惊起,扑棱棱飞向远处柳梢。

徐墨川指了指石案上的残棋:"苔老印棋楸。"去年冬日他们在此对弈,棋盘缝隙里竟生出了绿苔,此刻在阳光下泛着绒绒绿意。

联至第七句时,苏明谦忽然瞥见一只白鹭单足立于荷梗上,头颈微缩,似在打盹,遂吟:"鹭闲眠浅渚。"

"妙!'眠'字极工。"沈砚冰击节赞叹,忽见一片柳絮飘落砚池,化作墨云里的一点白,"絮落点清瓯。"

徐墨川望着满塘春色,忽生感慨:"莫负三春景。"

话音刚落,苏明谦接口:"长歌寄远舟。"三人相顾,皆觉此句收束恰到好处——既写眼前泛舟之意,又含寄情山水之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