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二百六十二·年味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煜明看着那字,忽然觉得眼眶有些热。灶间的烟火气裹着年糕的甜香,渐渐浓起来,恍惚间,仿佛真的回到了故乡的厨房,母亲正笑着喊他:"明儿,来尝尝熟了没?"

蒸笼的气孔开始冒大气,唐瑭站起身去揭盖,白色的蒸汽瞬间充满了整个厨房。他用筷子戳了戳年糕,转过头来,脸上带着得意的笑:"你看,熟了!"

年糕出锅时,还是滚烫的。两人也顾不得烫,用小碟分着吃,软糯香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果然有几分记忆里的味道。唐瑭吃得急,嘴角沾了些米渣,煜明看着他笑,忽然觉得,这云麓草堂的厨房,因为有了这烟火气,竟也有了家的模样。

第三章 除夕饺子月

除夕来得悄无声息。前几日的雪已化得差不多,只剩下背阴处还有些残雪,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煜明和唐瑭早早贴好了春联,挂起了灯笼,云麓草堂顿时有了喜庆的模样。

"今年除夕,咱们也包些饺子吧。"唐瑭提议,手里晃着从市集买来的擀面杖,"我昨儿跟山下王大娘学了手,保准包得比你好。"

煜明不信,挽起袖子:"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两人在书案上支起面板,开始和馅。唐瑭负责剁肉,咚咚的声音在屋子里回响,煜明则切韭菜,绿色的碎末散在白瓷盘里,看着就新鲜。

"记得小时候,"煜明一边切一边说,"母亲包饺子总让我擀皮,可我总擀不圆,不是厚了就是薄了,她无奈,只好自己来,还笑我'手笨得像熊爪子'。"

唐瑭闻言大笑,手里的刀差点切到手指:"你这算什么!我幼时学包饺子,捏出来的跟老鼠似的,被父亲罚站墙角,还是母亲偷偷塞给我两个煮好的,说'慢慢学,总会会的'。"

两人说着话,手上的活没停。唐瑭和的馅很香,混合着肉香和韭菜的清爽。煜明试着擀皮,果然还是有些歪扭,唐瑭在一旁打趣:"你这皮,怕是只能包'月牙饺'了。"

"月牙饺就月牙饺,"煜明不服气,"只要味道好就行。"

包的时候才发现,唐瑭的手艺确实比他好。只见他左手托皮,右手用筷子挑馅,手指翻飞间,一个饱满的饺子就成型了,褶子均匀,像个小元宝。煜明则手忙脚乱,不是馅多了破皮,就是褶子捏得歪七扭八。

"你看你看,"唐瑭指着煜明包的饺子,笑得直不起腰,"这哪是饺子,分明是个'开口笑'!"

煜明也忍不住笑了,拿起那个"开口笑"饺子:"也罢,就叫它'笑口常开'饺。"

包了一会儿,唐瑭忽然停手,看着窗外的月亮:"煜明兄,你说此刻故乡的家人,是否也在包饺子?"

煜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一轮圆月挂在墨蓝色的天上,清辉洒在草堂的院子里,给残雪镀上了一层银边。他想起故乡的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包饺子,父亲喝着酒,母亲讲着故事,弟弟妹妹在一旁打闹,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应该是的。"煜明轻声说,"母亲想必又在念叨,说我包饺子总包不好。"

唐瑭叹了口气,又拿起一张皮:"咱们包些带铜钱的吧,就像故乡那样,谁吃到了,来年就有福气。"

煜明点头,找出几枚干净的铜钱,用布擦得锃亮。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铜钱包进饺子里,仿佛包进去的不是铜,而是对来年的期许。

饺子下锅时,已是亥时。水沸了三滚,雪白的饺子在锅里上下翻滚,像一群白胖的娃娃。唐瑭揭开锅盖,热气带着香味涌出来,他吸了吸鼻子:"真香,跟我娘包的一个味儿。"

两人盛了饺子,坐在桌前吃。煜明咬了一口,烫得直呵气,却觉得格外香。忽然,他牙齿碰到一个硬东西,吐出来一看,竟是一枚铜钱。

"你看!"煜明举起铜钱,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唐瑭也替他高兴:"好啊,煜明兄来年必有福气!"

两人吃着饺子,喝着温热的米酒,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鞭炮声。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桌上的饺子碗里,也落在两人的脸上。煜明看着唐瑭,忽然觉得,虽然身处异乡,但有这样一位知己相伴,守着这草堂的灯火,竟也有了家的温暖。

第四章 词心寄乡愁

守岁的夜很长,两人索性把桌子搬到窗边,一边喝茶一边看月亮。唐瑭不知从哪里摸出一管洞箫,轻轻吹奏起来。箫声清越,带着淡淡的乡愁,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煜明拿出画纸,借着月光,开始勾勒方才包饺子的场景。他画了桌上的面板,画了两人包的饺子,也画了窗外的月亮。唐瑭的箫声停了,凑过来看:"你这画里,缺了首诗。"

"正等你呢。"煜明笑道,将笔递过去。

唐瑭接过笔,沉吟片刻,在画的上方题道:"岁暮天涯客,灯前共此宵。饺香融雪夜,箫韵动春潮。旧岁随年去,新愁逐梦消。何当共剪烛,故里话今朝。"

煜明看着那诗,心中百感交集。是啊,"何当共剪烛,故里话今朝",这何尝不是他此刻的心愿。他想起白天在市集上看到的年画,想起厨房里的烟火气,想起除夕夜里包的饺子,忽然觉得,这故乡的年味儿,其实从未离开过,它一直藏在心底,只要有知己相伴,就能在异乡的灯火里,重新找回那份温暖。

"唐兄,"煜明忽然开口,"你说这年味儿,到底是什么?"

唐瑭放下笔,望着窗外的月亮,缓缓说道:"年味儿啊,是市集上的吆喝声,是厨房里的烟火气,是饺子里的铜钱响,是家人围坐的温暖。它是根,是无论走多远,都牵在心头的那根线。"

煜明点点头,拿起那支"雪痕"笔,在画的角落添了几株梅花,又题了一行小字:"年味如梅香,岁寒愈久长。"

"好一个'岁寒愈久长'!"唐瑭赞叹,"就像你我这友情,历经岁月,愈发醇厚。"

两人相视而笑,不再多言。夜已经很深了,月亮悄悄西斜,给云麓草堂披上了一层温柔的银纱。炉子里的火还在微微燃烧,映着桌上的画稿和茶具,也映着两人脸上淡淡的笑意。

煜明忽然觉得,这《云麓词心录》,记的不只是山水诗词,更是这人间烟火,是知己情谊,是那剪不断的乡愁。就像这年味儿,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中有情,笔下有诗,就能在岁月的长河里,留住那一份温暖与感动。

窗外,第一声鸡鸣隐约传来,新的一年,正踏着晨曦而来。煜明和唐瑭相视一笑,知道新的故事,又将在这云麓草堂里,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