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二百七十一:镜头里的青绿诗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七十一:镜头里的青绿诗行

【第三章 苔绿染词心】

雨停时,西天已泛起晚霞。沈砚生将最后一帧照片嵌入影集,那是张云麓山巅的苔藓全景——暮色从云海中渗出,将漫山遍野的绿苔染成黛青色,某块巨石的凹陷处,一汪积水正倒映着碎云,苔衣的纹路在水中延展成缥缈的水墨画。

“这是你去年生辰那天拍的,”煜明的声音里带着倦意,“你说要捕到‘苔色连深竹’的暮霭,结果在山顶被冻得直咳嗽。”沈砚生合上影集,指尖在封面刻着的“苔纹”二字上停留许久:“其实那天最妙的,是你递来的暖手炉,炉盖上的缠枝纹,恰好投在苔丛里,像给绿锦绣了道金线。”

书案上不知何时多了叠信笺,最上面是煜明昨夜写的《苔纹笺·跋》手稿:“砚生之镜,非独观微,实乃见大。其于苔衣褶皱间拾得的青绿,皆为天地缝在时光里的指纹。而吾与砚生,恰是执镜与握笔者,以微观为绢,以光影为墨,共绘这云麓山的草木精魂……”

窗外传来归鸟的啾啾,惊散了檐角的残雨。沈砚生忽然从抽屉里取出个楠木匣,里面是枚德国产的老微距镜头,镜筒上刻着细密的蕨类花纹。“这是我外祖父留下的,”他将镜头递给煜明,“当年他说,好镜头要懂得‘留白’,就像填词要懂‘句中有余味’。”

煜明接过镜头,对着将沉的夕阳。光线穿过镜片时,在他掌心投下细碎的绿斑,像谁撒落的一把苔孢子。他忽然想起七年前在暗房,沈砚生第一次让他看显影液里浮起的苔藓影像时,那双眼睛比相纸上的银盐还要明亮:“你看,每株苔藓里都藏着山河。”

此刻,云麓山的暮霭正顺着窗棂漫进来,将案头的《苔纹笺》影集染得半透明。煜明提笔在跋文末尾补上最后一句:“盖因友情如苔,在光阴的潮湿处静静生长,方使这微观草木,皆成可触摸的山河。”沈砚生凑过来看,鬓角的碎发扫过煜明的手背,忽然低笑:“这句倒像姜夔的‘苔枝缀玉’,只是我们缀的,是镜头里的万千青翠。”

【诗词嵌章·鹧鸪天·题《苔纹笺》终卷】

“云麓山深苔作屏,镜头分翠入青绫。

砚池染就千峰绿,词稿洇开万壑明。

拾碎绿,织流萤,七年光影酿清泠。

他年若问相逢处,一片苔衣印镜铭。”

当最后一缕晚霞掠过云麓山顶时,煜明发现影集最后一页夹着张新洗的照片。画面里,他与沈砚生并肩蹲在苔丛前,各自捧着相机与诗卷,夕阳透过叶隙在他们肩头织出斑驳的绿影,像谁用光影谱就的《相见欢》。照片角落有沈砚生的题字:“与煜明兄同观苔纹,觉天地微茫,唯友情与光影永恒。”

博古架上的新茶早已凉透,却仍散着淡淡的兰香。煜明望着窗外渐渐沉隐的云麓山轮廓,忽然明白沈砚生为何总说“苔藓是光阴的手稿”——原来那些被镜头放大的青绿诗行,早已在友情的滋养中,长成了岁月里最坚韧的纹路。而他们的故事,恰似这《苔纹笺》里的一帧影像,在微观与宏观的交织间,永远停驻在云麓山最湿润的晨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