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云麓词心录:白云着 > 第299章 春痕三叠与砚边旧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春痕三叠与砚边旧梦

"这'悠悠弦'三字,"煜明拿起笺纸对着光看,"让我想起去年秋夜,你在月下弹《平沙落雁》,弦断了一根,你却说'断弦犹带秋声远'。"

阿澈闻言停笔,从琴囊里取出张泛黄的谱纸,上面用朱笔圈着《平沙落雁》的某段:"你看这里,我特意标了'春风化雨'的指法,本想等春天到了弹给你听。"他忽然拨动旁边的七弦琴,不成调的音符散在竹风里,倒真有几分"轻抚心房"的意味。

窗外传来邻家女孩的笑声,像串银铃滚过青石板路。阿澈望着薛涛笺上的"诗心一片,雅韵含香",忽然搁笔:"前日在镇上茶肆,听个老秀才说'写诗要像剥春笋,层层见心'。我倒觉得,春诗该像新竹拔节,每句都带着破土的脆响。"

煜明伸手去抚琴身,触手生温,显然是常被摩挲的。"你这'任笺儿展,词儿赋,曲儿长',"他指了指案上散落的词稿,"让我想起我们在书院办诗社,你总说'词要像风穿竹林,有回声才妙'。记得那次你填《醉花阴》,为了'暗香'二字,在梅树下站了半夜。"

阿澈被逗得笑起来,从笔筒里抽出支竹管笔:"快别揭短了!说起来,你当年在我词旁批的'此处欠竹风',我至今还记得。"他说着,忽然在《吟春》的下阕添了句:"几人解,诗里柔肠。"墨色在薛涛笺的纹路里渗透,像春雨渗入春泥。

竹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外面刚抽穗的蒲公英。煜明望着那些绒毛般的种子,忽然想起什么,从行囊里取出个锦盒:"路过城南旧书铺,见了这个,想着配你的《吟春》正好。"

盒中是枚竹刻书签,上面阴刻着"诗心"二字,边缘镂刻着缠枝兰纹。阿澈拿在手中摩挲,竹纹里还留着刻刀的温度:"好个'诗心一片'!你瞧这兰纹,倒像我词里的'雅韵含香'。"他忽然将书签夹进《白香词谱》,恰好停在《行香子》的词牌页。

琴音不知何时又起,这回是完整的《春风操》,音符从竹缝里漏进来,与风声、词声混在一起。煜明看着阿澈在笺上修改字句的侧影,他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阴影,随着笔尖的起落微微颤动,倒像停在纸上的蝶。

"阿澈,"煜明忽然开口,"你说为什么春天的诗总带着点柔肠?"

那人头也不抬,笔尖在"愿水中鸳,空中鹤,舞成双"处顿了顿:"因为春天本就是心软的季节啊。你看竹梢的露,柳梢的风,哪个不是轻轻的?就连写词,也得把心肠揉软了,才能接住这一帘春光。"

风过竹廊,将桌上的薛涛笺吹得哗哗作响,未干的墨字在光影里明明灭灭。煜明忽然懂得,《吟春》里的"幽意深藏"从来不是藏在字句里,而是藏在与故人对坐时,那声欲说还休的"愿舞成双"——就像竹影总要映在轩廊上,诗心也总要遇着知音,才算不负这一场春风。

三、品春:月落茶烟里,韵从盏底生

暮色漫过云麓山时,阿澈在檐下支起了竹榻。煜明从井里提上桶新汲的泉水,月光落进桶里,晃碎成满桶银鳞。"今年的春茶,"阿澈指着炉上的紫砂壶,"用的是后山野茶,炒茶时我偷偷加了几瓣桂花,你且尝尝可有'茶润诗肠'的味道。"

茶烟袅袅升起,在月光下凝成半透明的纱。煜明揭开壶盖,清香扑鼻,果然混着桂子的甜。他想起《行香子·品春》里的"月照轩帘,茶润诗肠",便指着竹榻上的词稿:"你这'幽幽情,萦绕心房',倒让我想起去年冬夜,我们在破庙烤火煮茶,你说'茶烟才是春天的预告'。"

阿澈将茶汤注入白瓷盏,月光在茶汤表面流转,映着他镜片后的笑意:"还记得吗?那次你嫌茶太淡,非要往壶里扔梅花,结果煮出一锅苦水,倒应了'茶香四溢,雅意盈堂'——虽然是苦雅意。"他说着,忽然从茶罐里捻出枚干花,"今年学乖了,用的是去年晒干的桂花,温性,配春茶正好。"

竹榻旁的石桌上,摆着刚出炉的茶酥,形状做成了柳叶样。煜明咬了口,酥皮簌簌落下,甜香里竟混着点茶的清苦。"你这'且杯儿举,盏儿品,韵儿尝',"他指着茶盏,"让我想起书院那位老茶博士说的'品茶要分三口:一口尝甘,二口辨韵,三口悟春'。"

阿澈放下茶盏,抬头望月亮。今夜是上弦月,像枚银钩挂在竹梢,月光透过叶隙,在茶席上投下斑驳的影。"前夜品茶时,"他忽然开口,"月亮也是这般模样,我对着茶汤看月影,忽然就懂了'春融茶里'的意思——你看这茶叶在水里舒展,多像春天在枝头舒展嫩芽。"

茶炉里的炭火爆出个火星,映得阿澈的脸忽明忽暗。煜明看着他往炉里添炭的动作,忽然想起多年前,两人在寒夜共读,也是这样围炉煮茶,只是那时用的是粗陶碗,茶里常漂着炉灰。"还记得你第一次煮茶吗?"煜明笑起来,"把松针当茶叶放进去,煮出一锅绿汤,我们还硬着头皮喝下去,说'此乃东坡雪水烹茶之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