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从士到农再到荣:穿越空间的传奇 > 第366章 田亩筹谋与家族隐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66章 田亩筹谋与家族隐忧

“哦?

说来听听。”

“是,其实能认出她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脸毁容不说,还满脸疙瘩。

如果不是她如此特殊,儿子上哪里知道她是谁呀?”

“也是,那除此之外呢?”

“除此之外,在她扑向顾英华那一瞬间,不远处有两个妇人,瞬间跟她扭打了起来,如果不是这样,恐怕儿子也没有办法脱身。”

“想来也是,如果让她知道你是我儿子,她那里会那么容易让你走。

至于那两个妇人,恐怕是顾英华的两房妾室。不过没关系,咱们不用管她们。

现阶段咱们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了,心里就有数了。

我看趁他们还没有反省过来,你们哥俩名下的那个免税的田地,还是抓紧给办了吧!”

“娘,儿子正有此意,只是我名下的那五十亩地,除了潇夏的陪嫁加上咱们家的地刚刚够了,反而二弟名下还差二十亩地,您看此事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承安你有什么想法吗?”

“对呀,承安,你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咱们也赶紧解决。

我怕不光顾英华那边有这个想法,就怕村子里,或者是外村的乡亲们都盯着你名下的这个份额。

不求到咱们面前还好说,一旦求到咱们面前就不能轻易解决。”

“爹,此事好办,咱们回来的时候不是说给村子建学堂,置办学田吗?”

“你的意思是把那十亩地挂在你名下?”

“没错,田地多一份收入,不管是对村子里的孩子来说,还是大人都不会有意见。”

“也是,为了全村的孩子,谁要是有意见,那就成了大家伙的敌人,如此做甚好,那剩下的十亩地呢?”

“剩下的十亩地,我是这么想,别看咱们孙家湾比周围村子富裕,可是村子里依旧有那几个孤寡老人,我想把这十亩地用在此处,您看如何?”

“行是行,就是村子里那三户人家,他们的地加起来,有二十亩,你打算怎么分配?”

“怎么分配?

按理说应该年长者优先。可是谁都知道,王老头早年丧妻,儿子儿媳也在一场意外中去世,现如今,家里就剩下一个八九岁的孙女。

按理说,他们家就祖孙俩,照顾五亩地也没有问题,可惜前不久一场大雨,孙大爷不小心把腿摔断了。

听柳大夫提起,哪怕能好,恐怕往后也做不了重活。

我想,其余两家挂在我名下三亩,孙大爷家四亩,这样一来,份额也就满了。”

“行是行,就怕另外两家有意见?”

“有意见就给我憋着,他们两家好歹都姓孙,跟孙家湾的乡亲们好歹都是一个祖宗,乡亲们不可能不管他们。

想想孙老头祖孙俩,如果没有人帮忙,把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身上,那五亩地恐怕得荒废了。”

“也是,好在咱们孙家湾乡亲们还不错,要是像其他村子里的乡亲们,恐怕早就欺负上门了。

这样,这事等会你跟我一起去找老里正由他出面解决。

顺便也让村子里的乡亲们知道,不是不想挂他们的田地,而是没有办法挂再多。”

“爹,事是这么个事,可是往后我们哥俩要是考取举人功名后,那名下能挂的的田地可就多了,再用这个理由恐怕不妥吧?”

“也是,那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

那还不好办?

离你们下一场考试还有好几个月,这几个月没事的时候,不妨去打听打听那里有卖庄子的人家。

也不用光盯着房州城,其他周边城镇也可以。”

“夫人的意思是说,我们家要置办家业了?

在房州城也不是不可以,就是没有京城那边的土地肥沃。

而且一旦买了庄子,就得由自己的人打理,在直接租给乡亲们,咱们也忙不过来。”

“那就去人牙子处挑选合适的人,他们哥俩现在都有秀才功名了,配个书童也没问题。

不过人买回来,除了书童以外,其他人暂时不要让住到村子里来。

你们妯娌俩也别觉着娘不为你们着想,而是娘觉着没有那个必要。

我也知道让你们伺候家里那些杂事很累,可是咱们家在明面上的地不多,一旦把仆人买了,不免引起一些人的想法。

那天宴席上,别人我没有瞧出什么来,倒是那几位乡绅,恐怕会私下里做点什么事。

你们哥俩最近出门的时候注意点,不管是谁落下的帕子,还是谁在街上扭伤了腿脚,又或者是谁从车上摔下来,甚至有人当你面跳河,都不要过多的关注。

我可不想,你们刚考中秀才,就往家里领人,哪怕你们没有那个意思都不行。”

“不是,娘,哪有您说的那么多意外呀!”

“就是,您也太看得起我们兄弟俩了!”

“是不是我看的起你们哥俩先不说,而是我比你们都知道后宅女人的心思,不信的话,回头问问你们的媳妇。”

“这?”

“娘说的没错,有些人为了目的,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可不是,特别是为了自己的姻缘,有时候哪怕就是亲姐妹,都没有男人重要。

至于娘刚才说不把仆人安排在乡下,儿媳妇也觉着应该如此。”

“哦?是吗,潇夏?”

“是呀!

儿媳觉着,咱们家在此地跟乡亲们,哪怕有些不一样,出入也不大。

乡亲们也从来没有觉着比咱们差到那里去,有什么事乡亲们都尽心尽力的帮咱们。

如果咱们家里此时添了仆人,那身份上就跟以前不一样,想来咱们跟乡亲们也就会疏远,没事还好,一旦遇事恐怕乡亲们也不会似从前那样。

倒不如在夫君考中举人以前操持原来的样子,至于家里的那些杂事,说累也不累,说不轻松确实不轻松,那也在儿媳妇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真的忙不过来,大不了卖点一些罢了,又不是多大的事,你说的二弟妹?”

“大嫂说的没错,我还想能时常进山,可不希望身边有一个嬷嬷管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