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是这个理,而且到时候咱们也不用为了担心孩子,想送孩子读书,害怕他年纪小被人欺负。

往后可算是不用担心了,又因为离家近,等孩子过了五岁,就可以送私塾让有喜给启蒙了。

怎么说有喜也是咱们自己人,不可能不对咱们自家的孩子特殊照顾。”

“没错,早点让孩子读书,还能早点明事理,咱们也可以早点知道孩子是不是读书做官的料。

省得回头银子花完了,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

“是这个意思,话说到这里那是不是说,学田的那十亩地,往后产出也一直放在私塾里?”

“这还用问吗?

肯定是的呀,难道你没听老叔说吗?”

“听是听到了,就是不确定,这不再确定一下。”

“放心好了,不会弄错。”

“那就好,只是这样一来,咱们哪怕心里对顾家的安排再有什么不痛快,也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而且还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得罪人不说,一旦让老叔知道了,恐怕吃不了兜着走!”

“我以为你不知道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要是真不知道,我何必在私下里跟你提起此事。”

“也是,放在以前,你要是不知道或者是弄不明白的事,以你的脾气恐怕早就当着大家伙面闹出来了。

别说,今天还不错,没闹起来那说明你长脑子了。”

“胡说什么呢?”

“我有没有胡说,你自己难道不清楚吗?”

“算了,我不跟你在这事上白扯了,我就是想跟你说,咱们心里再怎么不痛快,也不能让人道,让人知道了后果肯定很严重。

先不说老叔会怎么做,就说,一旦让顾家知道,万一惹的他们不高兴,不出钱在村子里盖私塾,不给买学田,那村子里的乡亲们还不把咱们给吃了?”

“你知道就好。”

“我当然知道了,我虽说不聪明,可是我怎么算来算去,都觉着把孩子送进城里读书,可比在村子里花的要多的多,而且也不保准城里的先生是否真心地教导自家的孩子。

也知道,不是所有人的孩子都如同顾家哥俩那样有读书的天赋,也不是谁家的孩子像有喜兄弟那样刻苦。

思来想去,还是觉着咱们孙家湾能有一个自己的学堂毕竟安心。”

“还真是,仔细想想确实是把孩子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好。

别看有喜兄弟没有考中秀才,那也不比城里的先生差,至少现在是童生,而且他年纪还不算老,再考几次也没有问题。”

“没错,既然说到这里,那往后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老叔的安排来做吧!

别没事找不痛快,就顾家此举,老叔一定现在顾家那边。

既然都站到顾家那边了,那咱们还是老实点别找事了。”

“那还不是因为顾家做了有利于咱们孙家湾的事,如果不是,老叔他也不会如此。”

“还真是如此,说来还是你看的明白。”

“那是,对了,村子里要盖学堂你去帮忙吗?”

“肯定去呀,没听老叔说,咱们大家伙可以不出钱,但是不能不出力。

既然不用出钱,只需要出力,那为什么不去呢?

再说了,早点把私塾盖起来,受益的还不是咱们自己家的孩子。

你想想,为了咱们自己家的孩子,怎么也不能站在一旁看着吧?”

“也是,那你说如果是外村的孩子,想来咱们村读书,会有个什么样的章程?”

“怎么,听你这话的意思,难道有人比咱们早知道村子里的安排?”

“那倒是没有,就是我妹夫,见我把家里的孩子送学堂,他也有那个想法。

只是你也知道我妹夫家的情况?

他想送家里的孩子进学堂读书,好是好,就怕他们家其他人闹意见。

如果回头咱们村子里盖起了私塾,我不就是可以把孩子接到咱们村,让他在咱们村读书,回头我在想个办法糊弄一下他们一家,总比让我妹妹一家受欺负的强。”

“好是好,不过并不太好办,而且你千万别好心办坏事知道吗?”

“放心,我心里有数,不瞒你说,我可以管孩子的吃喝,肯定不会管孩子的束修,要不然,我自己家的日子也没法过。”

“你能如此想看来也不傻,我什么时候傻来?”

“你,算了,我不跟你犟了,还是先说眼下的事。”

“行,你说。”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话,就是我虽说不太清楚老叔的安排,但是想来老叔没有当着大家伙的面说明,那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

更不要提,别的学堂收学生的时候,那是要交束修,难道咱们村就不需要了吗?

还是说,咱们自己村子里的孩子上学堂,又是另外一番安排?”

“怎么可能,我想到时候只要有人肯来咱们孙家湾读书,一定会收取对方的束修,至于收多少,那我就不清楚了。

不过像你刚才说自己村子里的孩子是否需要,我想,哪怕比外村的孩子少,那也得多多少少意思意思,不可能一个铜板都不要。”

“也是,毕竟有喜担任学堂的先生,那也是要养家糊口。

不可能都当先生了,还要他几个兄长帮忙养他自己的小家。

更不要说,他种不了地,其他的东西也许好办,这粮食肯定得他自己花钱买。

咱们先不说他买那里的粮食,至少手里的有钱才行,更不要说哪哪都需要钱了,既然需要钱那要是再没点收入怎么能行,没有收入难道让他们一家人喝西北风呀?”

“怎么可能吗?

更不要说,咱们现在也不是十多年前手里连个铜板都没有,连城里的学堂的束修都交的起,难道孩子在村子里的学堂读书就舍不得交束修了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喜担任村子里的先生,教导孩子们学习,那是不是就是说,往后有喜是不打算在进城读书了?

如果不进城读书了,是不是表明他就放弃考秀才了?

可是他还如此的年轻,真要放弃那多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