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赫斯特陪同父亲贾克斯·赫斯特出席宴会,此时正与其父谈论吴耀祖。“上次我在篮球馆见过他,本想采访,却没机会。”“没想到‘股票天使’如此关注他,这人必定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父亲,我们可以为他安排一次专访,我相信这将极大提升我们报纸的销量。”
赫斯特家族的创始人威廉·赫斯特,是美国乃至全球猎奇新闻的开创者,以大胆的报道风格闻名。
当年,赫斯特家族凭借独特的新闻视角,在报业中脱颖而出。威廉·赫斯特的最大对手,也是普利策奖的创立者约瑟夫·普利策曾公开表示:“赫斯特是个疯子,他的家族都带着疯狂的基因,别招惹他们。”
普利策的话似乎没有错。
大约十年前,赫斯特家族的小辈安妮·赫斯特,在一次约会时卷入一场抢劫事件,最终成为匪徒首领,多次实施银行抢劫。
安妮去年才从监狱释放。而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赫斯特家族的其他成员同样做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
因此,普利策对赫斯特家族的评价似乎得到了验证。
此时此刻,多米尼·赫斯特目睹吴耀祖进入二楼后,心中已悄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彼得·林奇位于长岛的庄园内,二楼。
吴耀祖与时容薇到达时,除了带路的巴菲特,室内仅有三人。
吴耀祖无需他人介绍,便已认出这三人的真实身份,因为关于他们的记忆早已深植于他的脑海。
第一位,自然便是这座庄园的主人,被誉为股票之神的彼得·林奇。
彼得林奇生于1944年,至今尚未满四十岁,相较于1933年出生的巴菲特,显然年轻许多。
无论哪个领域,向来以能力论高低。
在投资界,彼得林奇的表现超越了巴菲特。
因此,如今巴菲特成了他的追随者。
另一位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副行长多里·史密斯。
她的职务看似平凡,实则不然。在知情者眼中,她地位极高,可能是在场众人中最重要的角色。
毕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是美联储的十二家股东之一,也是美联储体系内规模最大的地区性银行。
按理说,全球存放在美国的黄金中,约有四成储存在这家银行位于曼哈顿的地下金库。
简单来说,如果说美联储是美国经济的核心中枢,那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至少相当于总行。
而多里·史密斯正是这“总行”的副行长。
若非吴耀祖对她的背景有所了解,很难知晓其身份与重要性。
因为她与其他联邦储备银行高层一样,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即便偶尔登上媒体,也会被隐去姓名和影像。
此刻,多里·史密斯正与彼得·林奇交谈,见吴耀祖进来后,二人暂停对话。
多里·史密斯说:“哦,彼得,你等待的客人到了。”
“哈,没错。亲爱的多里。”彼得林奇微笑着回应。
“那么……”多里·史密斯继续说道,“我不再打扰你们了。不过关于投票的事,还得麻烦你协助一下。”
“没问题!”
“那么……再见。下个月圣诞节,我想邀请你到我家海边别墅共进晚餐。”
“依然没问题!”
多里·史密斯礼貌告别后,从另一侧离开。临行前,他友好地向吴耀祖和时容薇点头,又与巴菲特和另一位中年白人道别。
待多里·史密斯离去,巴菲特、彼得·林奇以及被称为多尼斯的华尔街债券巨头都将目光转向吴耀祖。
彼得·林奇微笑着伸出手:“约翰,很高兴见到您。我是彼得·林奇,能结识东方的金融翘楚,深感荣幸。”
“我是约翰·吴。同样期待与纽约的股市传奇相识。”两人握手致意后,巴菲特和多尼斯也依次介绍自己并与吴耀祖握手。
简单寒暄之后,彼得·林奇注意到时容薇略显拘谨,吴耀祖显然明白他的意图。
“她是我的未婚妻安妮,她可以参与我们的谈话。”吴耀祖坦然说道。
此话让时容薇倍感喜悦,这种被信任并参与高层对话的机会,加深了她对吴耀祖的信任。
彼得·林奇随即直入主题:“约翰,您的到来让我十分欣喜。您的投资策略在华尔街引起不小的震动。”
“哦?”吴耀祖淡然一笑,“与那些金融巨鳄相比,我的成果微不足道。至于令人震惊或恐惧,或许言过其实了吧?”
“相对于美国这个庞大金融体系而言,我的成绩不过是沧海一粟。在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拥有最多国际投资者的地方,我的行为实属平常。”
看到吴耀祖态度从容,巴菲特和彼得·林奇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眼中流露出对吴耀祖的欣赏。
这是一个目标明确、胆大心细且极具天赋的年轻人,无论种族如何,他的能力不容小觑。
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谁又不是后来者呢?除了即将消失的原住民。
“约翰。”彼得·林奇谨慎选择措辞,直视吴耀祖的目光,“听说过共济会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