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凭借《初吻:2》中的精彩表现,她荣获高卢国凯撒奖最佳新人奖。该奖项在高卢电影界的地位,相当于北美奥斯卡、香江金像奖以及华人地区金马奖的重要性。
能够在如此年轻的年纪获此殊荣,足以证明苏菲玛索的演技不俗。
平行时空里,1984年的今天……
1984年初,18岁的苏菲·玛索正在高卢国为电影《狂野的爱》拍摄时,与该片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相识并相恋。
两人开始了长达11年的爱情旅程,最终于1995年步入婚姻殿堂,并育有一子。
然而,这位导演当时已有44岁,与18岁的苏菲·玛索年纪差距悬殊,这被许多人视为“老牛吃嫩草”。
此段感情令不少苏菲·玛索的粉丝感到不满甚至愤怒。
但此刻的吴耀祖心中略感宽慰,因为根据心电感应,此时的苏菲·玛索还未遇见那位导演。
故事仍停留在1984年年初,她尚未开始参与那部电影。
在2万英尺高空的一次偶遇,使吴耀祖萌生了珍藏法兰西之花的愿望。
在当时的欧洲女明星中,苏菲·玛索无疑是不可错失的一位。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球花”。
在此之前,吴耀祖对《福布斯》如何报导自己颇为在意。
这时秦安才发现,这份《福布斯》并非由苏菲·玛索或其经纪人携带而来。
而是在飞机上仅限头等舱提供的读物,专为VIP乘客消遣准备。
每位头等舱旅客都能获得一本此类杂志以及几份英文或法文报纸。
如有需要,只需呼叫空乘人员即可获取近期全球重要报刊。
毕竟这是头等舱,这里的每一位顾客都有着这类需求。
尤其商业客户对这些杂志和报纸尤为渴求。
吴耀祖随意翻阅杂志,看到一份平行时空里1987年才出现的全球富豪榜。
在这个时间点,《福布斯》提前发布了这一榜单。
具体排名则要等到11月之后才会正式公布。
现在的杂志排行榜有些笼统,覆盖了全球各大洲的富豪名单。
各地区的榜单并非一次性全部公开,而是逐步发布。
《福布斯》的做法相当精明,每期刊物仅公布一个区域的富豪排名,以此来提升销量。
首期登出的是北美地区的富豪榜,第二期轮到欧洲(chad)地区,而吴耀祖手中的这本是第三期,聚焦亚洲地区的富豪。
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名字位居亚洲富豪榜前列,甚至位列第一。
榜单中大多为日本国籍的名字和国旗。
看着报纸上的消息,吴耀祖感到哭笑不得:你们搞富豪榜,为什么封面用我的照片?
他眉头紧锁,思考这是否涉及肖像权问题,毕竟他从未被联系过。
他决定找多米妮·赫斯特质问此事,未经许可便将他的照片授权给他刊,令他十分不满。
本期《福布斯》对每位上榜的亚洲富豪均有简要介绍,但对身为榜首的吴耀祖描述尤为详尽,这也是苏菲玛索及其经纪人为何震惊的原因。
半年内获利20亿,不到一年便成亚洲首富,如此增速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会震惊。
快速浏览后,吴耀祖发现并无异常之处,随后将杂志递给身后的苏菲·玛索,并用法语道谢。
不得不承认,18岁的苏菲玛索确实配得上“法兰西之吻”的美誉。
她美丽动人,显然想与吴耀祖交谈。
毕竟,一个亚洲面孔能说一口流利的图卢兹法语,实在罕见。
这确实很容易引起一位高卢文艺女青年的兴趣与好感。
吴耀祖深知欲擒故纵的道理,因此表现得颇为冷淡、礼貌,鲜少主动交谈。
这让苏菲玛索对自己的魅力产生了一丝疑虑——
通常男人见到她的容貌不是都会尽力讨好吗?
为何这位能讲标准图卢兹法语的亚洲男子却毫无特别反应?
难道是因为亚洲人的审美不同于欧美?
更奇怪的是,苏菲玛索总觉得吴耀祖似曾相识,仿佛在哪见过……
头等舱内气氛安静下来。
身为保镖队长的严军自然也在头等舱,位置在吴耀祖左后侧靠窗处。
平时不爱读书的严军,刚才见老板与人聊了几句后,便拿起一本杂志翻阅。
尽管英语水平一般,口语也仅够日常交流,但在漫长的飞行中,总得找些事做。
于是他随手抓起一张全英文报纸,虽内容难懂,但图片尚可辨认。
报纸上的主角正是老板!
待老板闭目休息后,严军挥手叫来空乘,用简单的单词指着照片询问:“这……啥……叫?”
优雅的空乘微笑着解释并翻译。
听完后,严军的目光不自觉转向老板。
而空乘也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
温柔的空乘视线随严军移动,停留在已入睡的吴耀祖身上。
随后收回目光,再次看向报纸上的照片,又对比了一下吴耀祖的脸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