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 > 第191章 作战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2月中,李振华接到沂蒙军区命令返回蒙山,渤海军区工作暂时由杨副司令暂代。李振华5天后回到蒙山。

李振华一到司令部,杨文翰、黎玉就放下手头的工作接见了他。两位老首长精神头都不错,杨文翰还乐呵呵的给他倒了一杯水,弄得李振华都有点受宠若惊。

杨文翰道:"振华,大生意来了,你的预测没错,美国人要利用我们的机场轰炸日本啦!叫你过来一是怎么想办法留下更多飞机。二是对日轰炸后,我们将面临日军的疯狂报复,叫你过来就是要做好应对措施,协调好与115师的关系,共同迎接挑战。"

李振华有点压力山大,他心里想如果是徐总在就好了。他点头应诺,同时提出要求,调鲁中王司令、滨海陈司令一起过来协助,胶东许司令他不敢动,胶东根据地离沂蒙较远,是个较独立的根据地,需要有重将坐镇。王、陈二人以后指挥过十万人以上部队,说明这两人现在有这种潜质。李振华不得不小心,战役中一个决策可能会有成千上万战士的伤亡,一个错误的决策会导致更多的战士伤亡,这不是游戏,还可以满血复活。战后如果成千上万的父母向你要儿子,成千上万的妻子向你要丈夫,成千上万的子女向你要父亲,这不是随便一个人能承受的。建国后不少老将军不敢回老家,很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杨文翰、黎玉答应了李振华的要求。两人参考浙赣会战日军的兵力来预测日军报复的规模,心里也是有些七上八下。把这个任务压在李振华的肩上,那也是矮子里外选高个,整沂蒙军区还没有一个将军指挥过十万以上的兵力,这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谁让李振华以前有过指挥大部队作战的经验。杨文翰、黎玉有些怀念徐总在山东的日子,那时天塌下来,也有徐总能顶着。

李振华回到了参谋部,参谋部的参谋们都亲热的过来和他打招呼,虽然他去渤海军区后在参谋部的时间不多,但不妨碍他在参谋部的核心地位,年轻的参谋们对他都非常的信服。李振华虽然年轻,但在整个沂蒙军区消灭鬼子的数量是最多的。李振华的威望是他一场场胜利积累起来的。他和大家打了招呼,来到了作战室。站在地图面前,李振华陷入了沉思。众人见状,知道参谋长肯定又是在谋划大动作,都蹑手蹑脚地退出了作战室,不去影响参谋长的思考。

B24轰炸机空载航程6千公里,载弹1.2吨航程4667公里,轰炸机从西安直飞日本本土2600公里,中途只需在山东停留一次就行。如果轰炸前在山东停留加油,轰炸日本后可直接直飞西安,好处是通过迷惑手段,便于隐蔽沂蒙军区有机场的事实,但得到B一24轰炸机的机会较少。如果轰炸日本后在山东停留加油,日军高度戒备,沂蒙军区有机场的消息无法则隐瞒,但有机会得到更多B一24轰炸机,后果是会遭到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沂蒙军区遭到多大损失无法预估。

李振华思来想去,还是倾向于第一方案,即轰炸前在沂蒙军区停留补给。第二方案对沂蒙军区来说未知的风险太大,现在是1942年底,日军在中国的军力还非常强大,如果1944年,日军已显疲态,李振华的选择就会是后者。

虽然李振华这次选择了第一方案,但那也不是万无一失,机场仍有被暴露的风险。况且轰炸日本本土不可能只有这一次,次数越多暴露的风险就越大,受到日军的报复是迟早的事。为应对这一情况,沂蒙军区还是要预先制定出应急预案,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第二天鲁中王司令到了,第四天滨海陈司令到了。李振华告诉了两人杜立特轰炸机群将轰炸日本本岛的消息,两人都很兴奋。这一消息在沂蒙军区还处于严格保密状态,知道的人不会超过一个巴掌。

李振华告诉两人,为防止日军可能的报复,他们三人要制定一个应急预案,日军进攻的规模设定在10一12万人,我军动用的军力除了沂蒙军区,115师主力外,还要动用苏北根据地、湖西根据地、鲁西根据地的兵力,冀中、冀南根据地也要做好准备,我军视日军进攻情况动用主力将达到15一20万人,地方部队将达到30一40万人。王司令、陈司令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两人还从没有指挥过这么大规模的战役,都望向李振华。李振华也是翻了白眼,心道:"你们望着我也白搭,我也没指挥过。"但嘴上可不能这样说。

李振华从容地道:"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人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这是个好机会,从古至今,还没有哪个将军会嫌弃自己手中兵力多的。"

王、陈两位司令想想也是,对个人而言这的确是个难得的机会。李振华还告诉两人,115师陈师长也会参与进来。两人听了心里的底气更足了一些。

三人仔细研究了日军在华北、华中的兵力布置。认为华北派遣军目前没有能力单独组织这么大规模行动,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联合青岛日本海军、华中徐州驻军以及从关东军调集部分兵力来执行。沂蒙军区最有可能先受到攻击的方向是蒙山南北两线,这样可以把整个根据地切成南北两部,北线可以从临驹向大关进攻,可以从博山、莱芜出发攻击机据地西北方向,可以从沂水、临沂攻击根据地东线。从兖州、邹县、藤县向鲁南进攻。

三人经过两天商议后,制定我军的作战策略:外围根据地牵制从徐州、天津、青岛方向的日军援军。西线层层阻击,适时引诱西线日军进入平邑、费县一线。北线沂山军区利用地形优势固守,渤海军区从旁协助。南线苏北根据地牵制徐州之敌。沂蒙军区集中主力首先歼灭日军在沂水、临沂的第32师团、混成第5旅团及伪军,先解决深入根据地的心腹大患,再转道向西协同115师消灭西线之敌。再视情况选择攻击方向。

三人按照这一策略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规划,分配了各个根据地作战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