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家住乱葬岗,抓鬼找我,我超强! > 第139章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9章 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公子,里面请……”

他们才刚站在门口,便有人上前迎接了。

进了长乐坊的大门,才发现里面比外面看起来还要繁华,河上的花船上还有舞姬在跳舞,两边更是各种各样的莺莺燕燕和宾客。

比起其他的青楼,长乐坊似乎更像一个喝酒欣赏歌舞的地方,哪怕是这里的姑娘们打扮都并没有那些低俗和暴露,反倒各有各的美,让人赏心悦目。

伙计领着几人进门,十分热情。

景初直接从袖子里拿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递给了伙计,淡淡道:“给我们安排个安静的房间。”

伙计看到银票眼睛都亮了,五十两啊,出手这么大方定是个有钱的主。

“好勒,几位公子,这边请,这边请。”伙计领着他们七拐八拐的上了河岸旁边的小楼,找了一间十分精致的房间领着他们坐了进去。

没过多久便有一个妇人摇着团扇从外面走了进来。

“哟,几位公子,这是第一次来?”妇人一进来几人就闻到了一股脂粉气。

雷甜甜和叶宛微微蹙眉,就是景初都被这突如其来的香气给呛了一下。

妇人人精一般,几人这个反应便懂了。

也不介意,只是微微笑了笑,不着痕迹的将腰间的香囊摘下来递给了身后的小丫鬟,那小丫鬟也是赶紧接过,退到了门外。

扑鼻的香味这才淡了些。

刚才来时已经收到伙计递来的消息了,这几位别看不起眼,出手很是大方,到他们这个地方来玩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是乐子,她们要什么?要的是银子。

各取所需,大家皆大欢喜。

妇人给几人分别倒了茶,这才摇着折扇在他们对面坐了下来,打量了三人一番,在看到叶宛的时候微微顿了顿,最后才将视线落在景初的身上,笑着道:“公子第一次来,可要奴家给公子安排几个姑娘,咱们这长乐坊,各种各样的姑娘都有,公子不管是想听曲品茶,还是想欣赏歌舞都能满足。”

景初喝了一口茶,问:“你是这里的老鸨?”

妇人看起来三十多岁的模样,手上的团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笑了笑:“大家都叫奴家一声徐妈妈。”

叶宛看了一眼这人面向,中规中矩,倒也没什么不好的,唯利是图却有自己的底线,手上也没沾过人命。

身处风尘,还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能保持这样的已经算不错了。

叶宛借着喝茶的遮挡小声问月娘:“月姨,认识吗?”

月娘摇摇头,颇为感慨:“我都死了多少年了,只怕我死的时候她还没出生呢,如何认识,不过这长乐坊倒是没怎么变。”

徐妈妈倒是一下拿不准这几位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了,既然来了青楼,一不点姑娘二不听曲的,到底啥意思?

不过她这么多年了,什么样的客人没见过,当即笑道:“几位公子也不着急,可以先坐坐,若是有需要就叫门口的人,奴家还得去招呼其他客人,就先失陪一会,几位慢慢考虑,不着急。”

景初看了一眼叶宛。

叶宛看向徐妈妈,突然问道:“徐妈妈,想跟你打听个人。”

徐妈妈的脚步顿住,挑了挑眉。

到青楼来找人,这可真是……常有的事。

景初很上路子的有递给她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徐妈妈顺手接过,又重新坐了下来,倒不再催着他们点姑娘了,而是问道:“几位公子想打听什么人?只要是来过我这长乐坊的,不是奴家吹牛,就没有奴家记不住的客人。”

说完还特意看了一眼叶宛,这一看就是个小姑娘,难不成是来抓什么人的?可是这看起来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黄毛丫头,抓谁啊?

景初也不知道叶宛他们要找谁,只是看向她。

叶宛开口:“徐妈妈可知道大约四五十年前,长乐坊有一位叫月娘的花魁。”

景初一顿,月娘,月姨……

他好像突然懂了什么。

徐妈妈脸色一顿,但很快便恢复了那副笑脸:“这位小……小公子,既然您都说了是四五十年前的事了,奴家今年不过三十五,怎么会知道呢。”

景初又递出一张银票,直接道:“问你你就说,少不了你的好处。”

叶宛看看他,果然,带景初出来还是有好处的,财大气粗。

换了她,她是舍不得出这个钱。

人问不到,大不了就抓几只鬼来问问。

就这么一会就到手一百两,徐妈妈的态度都变好了。

“既然小公子问了,那奴家肯定知道什么就说什么,几十年前咱们楼里确实有个花魁叫孟月,花名月娘,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我也是听楼里的老人提过,当年月娘可是花名在外,多少有钱公子为了见她一面豪掷千金,可惜……”

徐妈妈似乎很惋惜,深深地叹了口气,继续道:“可惜,红颜薄命。”

雷甜甜心疼的看向一旁的月娘,原来月姨本名姓孟啊。

“还有呢?”叶宛问。

徐妈妈看看他们,没再说下去,而是微微蹙眉问道:“你们打听月姑娘的事做什么,她已经不在了多少年了,楼里能知道她的人已经很少了。”

叶宛看了一眼景初,景初又递出一张银票。

徐妈妈犹豫了一会,到底还是收下了,只是道:“月姑娘的事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楼里知道那个时候的事的人几乎已经都不在了,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地方,奴家说句不好听的,能有几个人有真心,能去关心一个已经死了的人的事,大家能活着,就不错了。”

说道这,徐妈妈想了想,又道:“不过,倒是有一个人,她可能知道一些。”

“谁?”三人齐声问道。

从徐妈妈口中得知,长乐坊的姑娘们到了一定的年龄,要么就是攒够了钱给自己赎身了,要么就是嫁人了,当然,也有一些会留在楼里养老,长乐坊也不会亏待这些人,都会安排一些差事,或者就是用她们自己赚的银子给自己养老,有人伺候着,倒是比在外面过得舒服些。

徐妈妈说的就是她前面的那一任老鸨,如今就在楼里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