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 > 第163章 丹朱的第一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三苗部的使者前来,当着尧和陶唐氏众家族,以及各个邦国派遣至安邑的大臣面前宣战之时,尧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丹朱派来的使者口口声声说,

帝尧昏聩残暴,任用舜这样狼子野心,德行有缺的人,还要将其推上共主之位。

丹朱在三苗部呕心沥血十年,让所有首领和族人时刻沐浴在华夏思想的圣德之下。

如今他们深明大义,见到帝尧有悖传统,放纵东夷蛮夷窃取神器,于心不忍,

因此丹朱及三苗部向华夏宣战,

决战时间定在十二月,地点就在夏台,双方列阵,一战定胜负。

若三苗部胜利,尧要卸任天下共主之位,并将陶唐氏首领逊位于丹朱,有虞氏要离开解池,回到东夷,

作为助阵的三苗诸部落,要求拥有夏台及崇山南麓的所有土地。

陶唐氏举国哗然,

三苗部使者不但将这份口信告诉尧,还派人将此事遍传周边邦国,

半个华夏都为此消息震惊,不过震惊之余,还是抚平洪水后的伤口最重要,他们已经顾不得这些事情了。

但陶唐氏的家族不一样,他们和此事有直接利害关系,

在这些族长看来,这个一手缔造陶唐氏辉煌的传奇共主,如今正在将他们拖入深渊,

从历法和星象的失准开始,帝尧在他们心中再也不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男人,

而是个行将就木,神志不清的老人。

若是原本要推举舜为共主,他们还算乐意,毕竟舜和鼓俊父子这些年做的十分不错,

但大洪水后,舜已经得罪了除伊祁家外的大部分家族。

尽管在舜雷厉风行的举措后,陶唐氏恢复的十分迅速,族人虽然吃不饱,但能保证人人有口粮,

田亩虽然被毁去许多,但壮劳力们有组织的进山下河,不断搜集用于过冬的食物和柴火兽皮,

秩序恢复,功能运转,庞大的陶唐氏就这样在舜、皋陶、鼓俊等人的安排下挣扎着向上攀爬。

可那些只会在下方碍事的族长想不明白这些,他们只知道自己族中的劳力被舜拉去河道山间,自己的粮食被强行收走,

但他们忘了,被拉去修河道进山采集的劳力,原本会被他们用来修房子,

那些被均分给奴隶的粮食原本打算被他们屯下来,直到腐败。

现在更过分的是,丹朱宣战后,尧竟然要派遣一万武士上战场,

激烈的抗议和争吵很快爆发在宫殿内,

不出几许,地面上多了几具撞柱自尽的尸体,白花花红彤彤的固体液体洒满柱子上,地面上。

尧此时也是焦头烂额,他不知道丹朱是如何得知此事,

他原本的计划是先联系几个交好的邦国,为舜造势,并通过收复石峁城增加功绩,然后顺理成章的推举舜上位,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丹朱远在三苗,却一眼看穿了华夏的局势,并先下手为强,沿途散播此事。

有穷氏的后羿已经答应条件,并表示全力支持舜,

有崇氏的鲧也没有想象中的激烈反对,尽管他和舜有些不合,但舜的本领鲧是一清二楚的,

洪水横行,戎狄作乱的世道,舜这种人最适合做天下共主。

尧答应了这个请求,还邀请鲧负责天下治水之事,

鲧回忆起禹和竖亥的嘱托,不要接下治水的任务,但他思前想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现在摆在尧面前的难题是,

许多被舜惩戒过的家族严正抗议,

还有人出主意,直接答应他们的所有要求,并赶走有虞氏,这样战争都不必发生。

可尧是何许人也,他知道丹朱意在让三苗部进驻中原,窃夺社稷,他决不能退让一步,必须将三苗部拒之门外,

不仅如此,尧还不能让舜出面主持此事,

舜只能在前线阻敌,任何决策都要尧亲自下达,这样才不会让舜已经控制尧的污蔑坐实。

尧不但要发声,还要让全天下的人听见,

沉默就是暧昧,暧昧就是偏袒,尧必须做出大义灭亲的姿态,才能让舜的接任没有阻滞。

当宫殿内的尧还在努力劝服各大家族时,皋陶带着三苗部的使者,乘着马车来到郊外,

“你快些走吧。”皋陶不想和这个三苗部的使者多说什么,他十分厌恶辫发文身,

每当这些东西出现在中原,带来的总是血腥和杀戮。

三苗部的使者则是反问道:“你们不杀了我吗?”

皋陶冷哼一声:“等我们攻进你三苗部的都邑,那时再杀了你。”

“哈哈哈哈哈,对了,丹朱还有一句话转告尧。”三苗部的使者似乎胸有成竹,

“丹朱在三苗部这些年,博弈之术丝毫没有落下,等我们攻下陶唐氏,丹朱会亲自和帝尧博弈。”

三苗部使者说完,从行李中掏出一块棋盘,两包棋子,

正是丹朱离开陶唐氏的时候,尧亲自赠送他的。

望着三苗部使者离去的背影,皋陶充满担忧的望向尧的方向,丹朱归还棋盘棋子,这几乎等同于断绝父子关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