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 第372章 风水轮流转,汉胡攻势互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风水轮流转,汉胡攻势互换

再说,安北都护府主将关羽带领副将塔塔拉、庞德率领五万安北都护府大军自开春起就攻入了大草原。

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陷多个鲜卑部落,战果辉煌。

并且,以受降城为中心,他们修筑了数座坚固的雄城。

并在各城之间铺设了宽阔平整的水泥大道,极大地便利了军需物资的运输与兵力调动。

种花部落军机处三巨头为了激励并州和凉州的商人能配合大军作战,还特别颁布了一条特别法令,允许民间组织北伐商团跟随大军行动。

只要这些北伐商团能跟得上大军的脚步,都可以优先收购大军战场缴获的牛羊马匹、财物珍宝,甚至包括俘虏的妇孺。

当然,这其中的风险很大,但机遇与回报同样也是非常大的。

并州、凉州民风本就彪悍,加之种花部落实行义务兵役制多年。

使得种花部落治下的民众参军者甚多,每年从军队退伍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些人接受过种花部落两年的正规军事训练,单兵素质和协同作战能力都很强。

很多人不满意退伍回去之后庸碌地过一生,纷纷加入了北伐商团,组成一个个武装商团,成为大军后方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但是有一条红线,那就是绝对不能出卖种花部落的利益。

任何损害种花部落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勾结敌族的举动,一旦被校事府查实,必遭灭门之祸。

那些潜伏于民间的校事府密探无孔不入,稍有风吹草动,便会雷霆出手,斩草除根。

反之,若能在战时协助大军立功,安北都护府也会给予一定的奖赏。

虽然没有正规军的多,但胜在量大,比起闲赋在家要强上十倍、百倍。

表面上看,只有五万安北军孤军深入,实则背后竟有多达数万人的“武装商团”跟随。

他们或数百人一队,或上千人成群,紧紧尾随在安北都护府大军之后。

只要安北军上前和鲜卑人交战,这些商团就会趁乱袭击敌军后方、追杀小股敌人等等,间接支援了安北军主力作战。

关羽也不是迂腐之人,只要这些商团不触底线,且听从他们的调遣,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更何况,这些武装商队不仅主动出资出力修城筑路,打起仗来甚至比安北都护府大军还要卖命。

这让关羽都有些怀疑人生了起来,要是这么闹腾下去,搞不好大草原的鲜卑人都会被这些人弄得亡国灭种!

鲜卑人终究不是铁板一块,也分成了许多派系。

安北都护府顺势而为,采取分化瓦解、拉拢收买的策略。

他们拉拢收买其中一些部落,然后利用这些部落去攻打另外的部落。

然后再大军齐出,趁乱取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

如果这个部落实力大损,他们就顺利收编。

如果这个部落稍微增加了一些实力飘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扶持另外一个部落去攻打这个部落。

如此循环反复,在不断吸纳归降部落与俘虏后,安北都护府五万大军竟然越打越多,竟然发展到了十万左右。

地盘也随之迅速扩张,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与此同时,刘昆早已将“马中三宝”——双边马镫、高桥马鞍与马蹄铁全面装备部队,骑兵战力因此大幅提升。

如今种花部落最不缺的就是骑兵,根本就不怕泄露了这些秘密。

而且,他们现在装备上了精钢打造的武器、铁甲,用上了新式的“九原三号”强弩,威力惊人,战力大增。

像赵云兵出漆县之战所用的重型弩车、重型弩机、拒马桩、铁丝网等战术器械也早已普及,成为战场上的利器。

鲜卑人在种花部落安北都护府强大的攻势面前屡战屡败,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而且,安北都护府大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一路向北慢慢推进。

打到哪里,城就筑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武装商团”也就跟到哪里!

这些商团不仅带来了充足的粮草辎重,还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使得安北军几乎无需担忧后勤补给。

除了安北军的军用物资无法供给之外,安北军根本就没有后顾之忧。

短短数月间,大草原上,八座巨大的新城拔地而起。

每个大城都有不少“武装商团”进驻,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也带走了大量的牛羊、马匹、金银财宝等战利品。

最后的一座大城竟然修到了燕然山以南,让占据匈奴单于庭的明面上的鲜卑单于魁头惊恐不已。

要不是自入冬以来气温骤降、风雪不断等天气过于恶劣,根本无法筑城,恐怕安北都护府的大军还会继续向前推进。

中央直属军区的赛罕和黄蝶舞、典韦见安北都护府连连取得了大胜,也是分外眼红。

他们派人专程向关羽讨教经验之后,也从雁门广武、原平、平城一带从民间招募了许多“武装商团”。

然后兴冲冲地从平城一路北上,越过弹汗山,直扑匈奴单于庭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