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月初一,西北方向刮起了大风,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持续了十多天。后来传来消息,何晏和邓飏都被杀了。舅舅这才知道管辂说得没错,心服口服。
《辂别传》里还提到,舅舅问管辂:“你见何晏和邓飏的时候,他们身上已经有凶气了吗?”管辂说:“和灾祸临头的人在一起,才能知道神明交错的迹象;和吉祥的人在一起,才能体会圣贤的精妙。邓飏的走路姿势,筋骨不协调,身体摇摇晃晃,像是没有手足,这是‘鬼躁’的征兆。何晏的面色,灵魂好像不在身体里,脸色枯槁,精神恍惚,这是‘鬼幽’的征兆。‘鬼躁’的人会被风收走,‘鬼幽’的人会被火烧死,这是自然的规律,无法掩盖。”后来,裴徽问管辂:“何晏的才华怎么样?”管辂说:“他的才华就像盆里的水,能看到的都是清澈的,看不到的都是浑浊的。他的学问很广博,但不深入,所以不能成大才。他讲老庄的时候,辞藻华丽但缺乏深度;讲《易经》的时候,道理漂亮但多有虚假。华丽则道行浮浅,虚假则精神空虚。遇到上等人才,他的学问就显得浅薄;遇到中等人才,他还能独自发挥。我认为他是个小聪明的人。”裴徽听了,说:“你说得对。我和何晏讨论老庄和《易经》的时候,总觉得他的言辞比道理更精彩,很难反驳他。而且当时大家都很崇拜他,让我也觉得困惑。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才豁然开朗。”
有一天,管辂去拜访魏郡太守锺毓。锺毓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和管辂一起讨论《易经》的深奥道理。聊着聊着,管辂突然说:“我可以通过卜卦算出你的生日。”锺毓半信半疑,但还是让管辂试试。结果,管辂一卜卦,就把锺毓的生日说得丝毫不差。锺毓大吃一惊,说:“你太厉害了,让人害怕!生死这种大事,还是交给天吧,可不能交给你这种人。”从此,他再也不敢让管辂卜卦了。
锺毓又问管辂:“你觉得天下会不会太平呢?”管辂回答说:“现在是四九天飞的时期,正是大人物出现的时候,神武之人即将建立新的秩序,王道文明即将兴起,天下怎么会不安定呢?”锺毓当时没太明白管辂的意思。没过多久,曹爽等人被杀,天下局势大变,锺毓才恍然大悟,原来管辂早就看透了一切。
《辂别传》里还提到,锺毓曾出难题考管辂,问了二十多个关于《易经》的深奥问题,自认为这些问题是精妙无比的难题。但管辂一听,立刻对答如流,把卦象和道理解释得清清楚楚,让锺毓佩服得五体投地。管辂还说:“天地之间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死也是相通的。文王虽然命短,但并不担忧;孔子虽然年老,但并不害怕。卜卦就是要尽其所能,探究其中的奥秘。”锺毓感慨地说:“生是好事,死是坏事,这种悲喜之情,我实在无法超脱。我还是把生死交给天吧,可不敢交给你这种能算出生死的人。”
后来,管辂又去拜访了邺典农石苞。石苞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他问管辂:“听说你们乡里有个叫翟文耀的人,能隐形,这事儿是真的吗?”管辂笑着说:“这不过是阴阳变化的一种技巧罢了。只要掌握了这种技巧,连山川河海都能藏身,何况是一个人的身体呢?通过云雾来隐藏自己,利用金水来消失踪迹,只要技巧熟练,这并不难。”
石苞来了兴趣,说:“那你给我讲讲这背后的奥秘吧。”管辂解释道:“万物如果不精妙,就不能成为神;技巧如果不精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术。精妙的东西是神灵的结合,智慧的相遇,这种微妙的结合可以通过天性来理解,但很难用语言表达。就像鲁班不能解释他的巧手,离朱不能解释他的锐目一样。孔子也说过,‘书上写不尽所有的语言,语言也说不尽所有的意思’,这就是精妙之处。让我来举个例子吧。太阳在天上,光芒万丈,照亮万物;但到了晚上,连一块炭的光都看不见。满月的时候,月光清亮,可以照亮远方;但到了白天,它的光连一面镜子都比不上。那些能躲避日月的人,一定是掌握了阴阳变化的技巧。阴阳变化的技巧适用于万物,连鸟兽都能变化,何况是人呢?掌握了技巧的人能变得精妙,掌握了神灵的人能变得灵验。这不仅适用于活人,死人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显灵。就像杜伯化为火气,彭生托水变化一样。所以,活人能隐身也能现身,死人能显灵也能隐藏,这是万物的精气和游魂在起作用,是人鬼感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