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246章 乌丸鲜卑东夷传(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6章 乌丸鲜卑东夷传(六)

当年朝鲜侯准僭越称王,却被燕国流亡者卫满率军攻夺了国土。(《魏略》记载:箕子后裔朝鲜侯见周朝衰落,而燕国自称为王,便也想向东扩张土地,甚至想兴兵反击燕国以 "尊周室"。大夫礼劝谏后才作罢。礼西去游说燕国,使其停止攻伐。后来朝鲜侯子孙日益骄虐,燕国派秦开攻打其西方,夺取两千多里土地,以满番汗为界,朝鲜从此衰弱。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蒙恬修长城至辽东,此时朝鲜王否在位,畏惧秦军袭击,便臣服于秦但不肯朝会。否死后其子准继位,二十多年后陈胜、项羽起义,天下大乱,燕、齐、赵百姓不堪愁苦,纷纷逃亡投奔准,准将他们安置在西部。当汉朝封卢绾为燕王时,朝鲜与燕国以浿水为界。卢绾反叛入匈奴后,燕人卫满逃亡,穿着胡服东渡浿水,向准投降,劝说准让他居住在西部边境,声称要为朝鲜收容中原流亡者作为藩屏。

准信任并宠信卫满,封他为博士,赐圭玉,划百里封地让他镇守西边。卫满逐渐引诱更多流亡者归附,势力壮大后,诈称汉兵分十路来攻,请求入王都宿卫,趁机回军攻打准。准与卫满交战失利,便带着左右宫人流亡入海,迁居到韩地,自号 "韩王"。(《魏略》补充:准留在国内的子孙及宗亲,从此冒姓韩氏。准在海上建国后,不再与朝鲜往来。)后来其政权虽灭绝,但如今韩人中仍有奉祀他的人。汉朝时,韩地属乐浪郡管辖,四季都要入朝谒见。

《魏略》还记载了一段插曲:当初朝鲜王右渠未被攻破时,朝鲜相历谿卿因劝谏右渠不被采纳,东迁至辰国,当时跟随他迁居的百姓有两千多户,从此与朝鲜断绝往来。到王莽地皇年间,辰韩右渠帅廉斯鑡听闻乐浪土地肥美、人民安乐,便想率部归降。他离开部落时,见到田间有个驱雀的男子,说话不是韩语。询问后得知,男子名叫 "户来",是汉人,他们一千五百人来此伐木,被韩人袭击俘虏,断发为奴已三年。廉斯鑡说:"我正要降汉乐浪,你想一起走吗?" 户来答应了。

廉斯鑡便带着户来来到含资县,县吏上报郡府,郡里让廉斯鑡担任翻译,从芩中乘坐大船进入辰韩,迎回户来等人。当时还活着的俘虏有一千人,另外五百人已死去。廉斯鑡警告辰韩:"你们还我五百条人命。不然乐浪郡将派万兵乘船来攻打!" 辰韩回复:"五百人已死,我们愿出赎金。" 于是交出辰韩人一万五千、弁韩布一万五千匹,廉斯鑡收取赎金返回。乐浪郡上表奏报其功绩,朝廷赐他冠帻、田宅,子孙数世享受免除赋役的优待,直到安帝延光四年仍在享受此待遇。

东汉桓帝、灵帝末年,韩濊部族日益强盛,汉朝郡县无力控制,不少百姓流亡到韩国。建安年间,公孙康将屯有县以南的荒地划设为带方郡,派遣公孙模、张敞等人收拢流亡百姓,兴兵讨伐韩濊,原来的百姓逐渐回归,此后倭国和韩国便归属带方郡管辖。景初年间,魏明帝秘密派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跨海平定二郡,给各韩国的臣智级首领赐封邑君印绶,次级首领封为邑长。当地风俗喜好戴头巾,下等民户到郡里朝谒时,都借用头巾,自备印绶头巾的有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