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长期对峙、计较粮草的人,现在我们这边营垒坚固,粮食也储备好了,可您的地盘一天天缩小,百姓一天天困苦,敌对的人越来越多,要供给的地方又远又广。依我看,您的粮草肯定先耗尽,没法长期坚持。白白地这样对峙着,都受不了,现在张飞的几万大军,已经平定了巴东,进入犍为地界,分兵平定了资中、德阳,三路一起进攻,您拿什么抵挡呢?
本来替您谋划的人,肯定说这支军队孤军深入没粮草,运输跟不上,人少又没后援。可现在荆州的通道已经打通,兵力是过去的几十倍,再加上孙权派了弟弟和李异、甘宁等人作为后援。要是比双方的主客形势,比土地的大小,现在我们已经完全占有巴东,广汉、犍为也大半平定,巴西郡也不再是您的了。
要知道益州所依靠的只有蜀郡,可蜀郡也遭到破坏,三分之二的地方已经失守,官吏百姓疲惫困苦,想作乱的十户里就有八户。要是敌人离得远,百姓就受不了劳役之苦;敌人离得近,百姓很快就会换个主子,广汉各县就是明显的例子。
另外,鱼复和关头其实是益州的生死之门,现在这两个关口都被打开,坚固的城池都被攻下,各路军队都被打败,兵将所剩无几,可敌人分好几路进军,已经打到心腹地带,您坐守成都、雒城,存亡的形势,明明白白摆在那儿。这只是大概情况,是表面上能看到的,其他的细节,实在没法用言语说尽。
以我这愚笨的人都知道这事成不了了,何况您身边那些有智谋、会谋划的人,难道看不出这些吗?他们只是一天天苟且偷生,讨好您,不考虑长远,不肯尽心献上好计策罢了。要是事情到了绝境,他们就会各自求生,想办法保全自家门户,反复无常,跟现在的想法完全不同,不会为您拼死效力的,可您的家族还是会遭殃。
我虽然落了个不忠的骂名,可心里觉得没辜负您的恩德,想到咱们的情分,实在痛心。左将军从一开始出兵,对您还是有旧情的,实在没有薄待您的意思。我觉得您可以考虑改变主意,来保全您的家族。”
建安十九年,刘备进军围攻成都,刘璋手下的蜀郡太守许靖打算翻墙出城投降,可这事被发现了,没能成功。当时刘璋自己都快完蛋了,也就没心思杀许靖。后来刘璋投降,刘备因为这事儿看不起许靖,不想用他。
法正劝刘备说:“天下就有那种名气大却没真本事的人,许靖就是这样。但您现在刚开始创大业,不可能挨家挨户跟天下人解释为啥不用他。许靖那虚浮的名声早就传遍四海了,要是您对他不好,天下人会觉得您看不起有才能的人。您该敬重他,让远近的人都看看,就像当年燕王对待郭隗那样。” 刘备听了,就厚待起许靖来。
孙盛对此有看法,说推崇贤德是治国的关键,得是品行卓越、道义盖世的人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许靖在家和家人关系不和睦,出来做官位置也不合适,讲信用却在顺境逆境中心思变,论见识还差点惹祸,凭啥受宠来招引人才?要是推崇虚浮、看重轻薄,那正直仗义的人该怎么对待?法正这是用迷惑人的手段,违背了崇尚高尚的风气,拿许靖比郭隗,根本不是一类人。
裴松之却觉得,郭隗不算贤能还靠权术受宠,何况许靖名声早就传开,天下人都觉得他了不起,虽然晚年有过失,但没传开,不优待他怎么消除大家的疑惑?法正拿许靖比郭隗,没什么不对,孙盛拿封墓致敬街坊说事,太迂腐了。燕昭王也不算对,不光刘备这样。许靖和家人不和睦,错在许劭,看蒋济的议论就知道不是许靖的大错。孙盛还讽刺他做官位置不合适,大概是说他在董卓手下做官。董卓刚掌权时提拔了不少贤才,受他封爵的人多着呢。许靖做选官在董卓来之前,后来升中丞,不算破格。要是因此贬低他,那荀爽、陈纪等人都该被抛弃了。
之后刘备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在外统管京城附近地区,在内做主要谋士。法正这人,谁哪怕给过他一顿饭的恩惠,他都记着;谁哪怕瞪过他一眼结下的怨,他也都要报复,还擅自杀了几个曾经诋毁伤害过他的人。
有人跟诸葛亮说:“法正在蜀郡太放纵了,将军您该跟主公说说,压一压他的威风和权力。” 诸葛亮回答:“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北边怕曹操太强,东边怕孙权逼近,近处还怕孙夫人在身边闹事。那时候进退两难,像狼一样跋前踬后,是法孝直帮了大忙,才让主公能自由翱翔,没人能控制得住,现在怎么能禁止法正按自己的意思做事呢!”
当初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孙夫人聪明敏捷又刚猛,有她几个哥哥的样子,身边一百多个侍女都拿着刀站在旁边,刘备每次进她房间,心里都发怵。诸葛亮也知道刘备向来喜欢信任法正,所以才这么说。
孙盛觉得,权力在下面会亡家害国,对宠信的人放纵刑罚会扰乱政令,不能因为是功臣就让他放肆,不能因为受宠就让他掌握国家大权。颠颉再勤劳,也免不了因违命受刑;杨干再亲近,也因扰乱队伍被处罚,不是不爱他们,是王法不能废。诸葛亮这话,在政令刑罚上有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