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枯叶,打在祁玉单薄的棉衣上。她缩了缩脖子,将手中的书册抱得更紧了些,加快脚步向女子学堂走去。天色尚早,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影,只有几家早点铺子冒出袅袅热气。

“小玉儿,又这么早啊?”卖蒸饼的老张头从铺子里探出头来,笑着招呼道。

祁玉停下脚步,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张伯早,今天要考试,得早些去温习。”

“哎哟,那可不得了。拿着路上吃,别饿着肚子考试。”老张头麻利地包了两个热腾腾的蒸饼塞给她。

祁玉连忙道谢,将烧饼揣进怀里,暖意透过棉布传到心口。她知道,这两个烧饼是老张头的心意,这条街上的街坊们都知道她家的情况,父亲早逝,母亲靠给人缝补衣裳勉强维持生计,能供她上女子学堂已是倾尽全力。

女子学堂的门前已经聚集了几位同窗,见祁玉走来,纷纷打招呼。她们都是家境尚可的姑娘,衣着比祁玉光鲜许多,但从不因此轻视她。

“祁玉,你昨晚又熬夜了吧?眼睛都红了。”同窗李媛关切地问道。

祁玉揉了揉眼睛,笑道:“把《汉律疏议》又过了一遍,有些地方不太明白,怕考试会考到。”

李媛挽住她的手臂,“你呀,总是这么拼命。不过这次明镜司特科考试,我看整个学堂就数你最有希望。”

学堂的钟声响起,姑娘们鱼贯而入。教室内,先生已经站在讲台前,面色严肃。

先生环顾众人,“今日所试,乃明镜司特科之模拟,题目皆出自我手,难易程度不逊正考。尔等勉力为之。”

试卷发下,祁玉深吸一口气,开始答题。

笔走龙蛇,仿佛要将多年苦读积累的知识尽数倾泻而出。案例分析、律条解释、判决建议……她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公堂之上,面对不公,她要用法理为弱者发声。

考试结束,先生收卷时在祁玉身边停留了片刻,微微点头。这个细微的动作让祁玉心跳加速,她或许答得不错。

“祁玉留下,其他人可以回去了。”放学时,先生突然说道。

教室里很快只剩下师生二人。先生从案几上拿起祁玉的试卷,轻声道:“你为何要走这条路?明镜司的考试可不简单,即便考上了,日后也要面对诸多艰难。”

祁玉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先生,学生想效仿那些前辈女子。”

经商者如虞清澜,有着过人胆识与经营之才,她一手创办的清如许酒坊,如今已遍布大江南北,酒香飘至千里之外,让世人见识到女子在商事上亦能有如此作为;

还有那凝玑子糜真,潜心笔墨,着成《凤求凰文集》,字字珠玑,既诉女儿家心事,亦论天下事,笔墨间自有风骨,让女子的才思得以流传后世;

蔡琰更是以女子之身跻身朝堂,担起谏议大夫之职,于朝堂之上直言进谏,其胆识与见地,不输任何须眉;

织务司的孙尚香与诸位女官们,则专注于工艺精进,将棉花纺织与织布染色之术不断革新,于细微处见真章,令苍生皆得温暖;

军中医女们奔波于沙场之上,救死扶伤,而陶燕秋女医官更不藏私,将毕生所学的医道倾囊相授,让更多女子得以手握医术,既能自救,亦能救人;

阿卓将军更是巾帼不让须眉,跨马提枪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有名的女将。

她们之外,更有王镜——女子之身,裂土封侯,既为靖国公,又官拜当朝丞相。她以一己之力,打破了世间对女子的诸多禁锢。

祁玉握紧拳头,“学生虽出身寒微,也想有一番自己的功业,也想天下女子尽一份力!”

先生凝视她良久,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壮哉此志!去吧,好好准备,我看好你。”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明镜司特科考试的日子。祁玉站在考场外,手指冰凉。这座庄严的建筑是许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今天,她一个寒门女子竟也站在了这里。

“请出示考引。”门口的差役拦住她。

祁玉连忙从怀中取出学堂开具的凭证。差役仔细查验后,放她进去。

考场内已经坐了不少考生,大多是男子。见祁玉进来,许多人投来诧异的目光,有人甚至低声议论。祁玉面不改色,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将笔墨纸砚一一摆好。

考试终于结束,祁玉走出考场时,已经精疲力尽。她没有像其他考生那样聚在一起讨论试题,而是默默回家,帮母亲做活计去了。

放榜那日,祁玉天不亮就醒了。她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不想吵醒还在熟睡的母亲。推开门的瞬间,她愣住了,母亲已经站在灶台前,正在煮粥。

“娘,您怎么起这么早?”祁玉惊讶地问。

母亲转过身,笑了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今天放榜,娘睡不着。”

她盛了一碗热粥递给祁玉,“快吃吧,吃了好去看榜。”

祁玉鼻子一酸,低头喝粥,不敢让母亲看见自己发红的眼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