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长生路漫漫,吾上下求索 > 第87章 儒道十剑,复杂的关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儒道十剑,复杂的关系

儒家究竟是什么主义,这很难说。

有说仁的。

有坚持义的。

诸葛玄看书看了这么多年,也没办法总结的很好。

正如他没法完全正确的总结佛、道的真谛。

在道尊之前的时期,曾有儒门书生提出十个字。

即忠、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这一理念一度得到很多人赞同,但也有质疑者。

在此基础上,某失去名字记载的炼器师用余生全部时间打造了一套神兵。

该神兵共包含十把剑。

这十把剑颜色各异,造型不同,唯一的共通点是剑格为一个字。

即忠、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十个字。

史称儒道十剑。

单独拿出来,它们每一把都是七品。

而组合在一起,它们便是八品法宝。

其中的义道之剑曾经还做过道尊在某一时期的佩剑,随她斩杀过许多敌人。

有人曾猜测道尊之所以选择九鼎作为证道神器,正是受了儒道十剑的启发。

多年以来,儒道十剑就没有再重新合在一起的时候,一直流散在七界之中。

而在南之一界,最晚的记录是被并称为儒道三剑的忠道之剑、良道之剑、信道之剑曾在同一时代争辉。

关于此,黑海洞天连提都没被提一下。

可大馨朝却独自拥有着其中的三把剑。

这合理吗?

很不合理!

“你说的儒道三剑是?”诸葛玄问道。

“正是忠道之剑、良道之剑、信道之剑。”陈紫鸢答道。

“他们的主人是谁?”

“忠道之剑为贺强那一脉的圣器,万年以来始终一脉相承,目前在贺强手中。

良道之剑是清王爷无意中所得,当年他曾将其献给皇帝,皇帝没收,赏玩过后又还给了他。

而信道之剑的主人众说纷纭,有说被皇室收藏,有说在王强那里,还有说在慎独学堂,最夸张的说法是被龙皇神朝抢去了。”

据诸葛玄了解,慎独学堂是位于雪龙城的一家历史悠久的儒家学堂,其教出来的学生贯穿了几乎整个大馨朝历史。

据不完全统计,慎独学堂的学生里有一百零九位当过宰辅,三百七十二人当过一部尚书、侍郎,另有近万人做过地方州牧。

换句话说,大馨朝五万多年历史中,平均每五百年就有一个宰辅出自慎独学堂,每一百多年……。

虽然如此,慎独学堂却跟修行不挂钩,里头全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

正因如此,皇家才能容忍他们留存至今,而不是像防范那些修仙势力一样防范。

在大馨朝,慎独学堂很是独特,可与那些修仙大势力媲美,但因武力有限,又好似风中残烛,就挺违和。

慎独学堂的夫子一脉相承一种理念,即侠以武犯禁。

为此,他们多次上奏,想把各个势力都给统合了,全部由皇帝直管,以达到杜绝内耗的目的,好把心思都用在民生和国土开拓上。

理想很好,实现却很难。

慎独学堂的夫子为此经常被暗杀。

但他们矢志不渝,可谓信的代表。

诸葛玄猜测这应该就是信道之剑在慎独学堂的猜测依据。

“果然是南之一界曾经拥有的那三把儒道之剑,它们怎么会集体出现在黑海洞天的大馨朝?太违和了。”

“不能说的三万年前的秘密,莫非和儒道三剑有关?”

带着心底的疑惑,诸葛玄在陈紫鸢离开后,独自一人来到书房,重点温习了一下相关书籍。

半个月后。

诸葛玄有些无奈的将散乱的一众书籍重新收了起来。

“找了个寂寞。”

“但不管怎么说吧,经由陈紫鸢现身说法,可知七品法宝之难能可贵,也再次证明同品级时,法宝比丹药要难获得的多。”

“毕竟七品炼丹师好歹每个时代都有几位,不至于断代。”

“而七品法宝,啧啧,至今活跃在台面上的大多还是上古甚至远古时的神器。”

“这事儿只能慢慢来了,如果机缘足够,我或许可以尝试自己去炼制。”

“毕竟黑海洞天的七品法宝是有数的,哪一件都没那么容易得到,想不冒险是不可能的。”

走出书房,诸葛玄来到了流浪号一世。

敲了敲自己曾经住的那个船舱的门,听见里头小白说了声‘请进’,诸葛玄这才推门而入。

目前这个船舱是由小白居住。

小青则住在隔壁、曾经姜黄的房间。

“楼主。”小白放下碗筷,站起来喊道。

“在吃饭啊,我是来询问新建炼丹师协会的事儿。”诸葛玄道。

“我已经按照楼主吩咐,尽可能用各种方式把消息散布出去了。

只不过我只有一个人,又不太好明目张胆的放话,所以消息传的有些慢,直到今天我才在大街上听到一部分人议论这事儿。”

“换句话说,马上就又有人该上门了。”

“应该是,楼主有什么指示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