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锦城带着陆泽陆瑞还有大虎赶着饭点回来。
午饭后,临去泡澡前,余淑英就用从家里带来的面粉和了面,准备晚上给孙子孙女蒸大肉包子。
孩子们一回来,让他们洗了手,她就一人给他们拿了个大包子。
陆泽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还是俺奶做的包子好吃,外面买的都没这个味儿。”
赵建忠在旁边提醒:“我调的馅料。”
陆泽啃着大包子,摇头晃脑道:“俺爷调的馅料特别好吃,要是开个包子铺,肯定比外面那包子铺生意好。”
余淑英和赵建忠乐坏了:“有这么好吃吗?”
陆瑞不停点着脑袋:“特别好吃。”
丰收说:“我妈有时候来不及做早饭,就去外面给我们买包子吃,没吃几回就吃够了,可外公外婆做的包子,吃再多都不嫌够。”
冬梅也说:“每次不想吃外面买的包子时,就特别怀念外公外婆包的包子。”
杨明安吃着包子,听了他们的话,忍不住说:“别说,我经常到处跑,这附近的包子店,我都去过了,还真赶不上爹娘做的包子味道好。”
赵锦舒看向自家爹,打趣道:“咱爹可是手艺人,就是将来不当村委书记了,也能去卖包子。”
陆瑾台却不赞同:“卖包子太辛苦。”
爹娘年龄大了,没必要再为金钱操劳。
赵锦舒又说:“爹娘可以把手艺教给大哥大嫂,让他们做。”
把包子做好,也能发家致富,以后冷热两条销路,说不定将来他们老赵家,还能出个包子大王,越想,她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提到这个,赵建忠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他要愿意跟我学倒还好了,我看他现在的厨艺恐怕还没瑾台好。”
“大哥要忙地里活,还要喂养家里的牲畜,没那么多时间下厨。”陆瑾台为大哥说了句公道话:“我工作回来,没其他事,下厨的时间多些。”
赵锦舒:“是这个理。”
地里活重,做饭反倒轻松些,大哥自然把做饭的机会让给大嫂。
杨明安几大口吃完包子,说道:“咱老家还是太落后了,走出来才知道,在家种地真没啥出路,年成好还行,年成不好,肚子都混不饱,一家子跟着饿肚子,如果能在外面找到出路,还是得走出来。”
赵锦城一脸戏谑:“咱三姐夫现在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瞅瞅这话说的,太有学问了。”
杨明安干笑两声:“也就见得多了,懂了一点点皮毛。”
赵建忠若有所思,看向陆瑾台:“瑾台,你说要让你大哥大嫂出来卖包子,行吗?”
陆瑾台颔首:“倘若大哥大嫂能学到爹娘的手艺,没什么问题。”
赵锦舒见爹意动,说道:“这事你得和大哥大嫂商量商量,看看他们怎么想的?”
余淑英说:“家里两个孩子都快成人了,还能怎么想?给他们想了出路,不同意就该挨打了。”
赵锦舒:“毕竟刚买了拖拉机,家里还有那么多地,就是出来这些也得安排好。”
三姐三姐夫能说走就走,那是因为家里有他们爹娘给他们托底,自家爹娘要是也来了京都,老家那一摊子,难道就丢了?
破家值万贯,别看家穷,再置办这样一个家,也得花不少钱。
赵建忠:“这事不能急,包包子他们是会,做出来好不好吃就不一定了,先把包子做好吃再说其他的。”
赵锦舒点头:“不管做什么,手艺得学扎实了。”
饭后,赵玉华和杨明安洗的碗,陆瑾台拉着赵锦舒去书房。
赵锦舒:“做什么?”
陆瑾台看着她,慢悠悠问道:“娘不是说让我教你写毛笔字?”
赵锦舒:“......不是还没背吗?要不背完再写?”
她是想着等孩子们上学,自己在家偷偷练,不然被孩子知道,他们妈妈被他们奶罚背书罚抄书......
这么大人了,她不尴尬啊?
陆瑾台忽然凑近她:“你是不是不想我教你?”
赵锦舒小声道:“也不是,要是孩子们问起怎么办?”
“就说爸爸妈妈犯了错,他们奶奶罚背书抄书。”陆瑾台看她一眼:“咱们做父母的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犯错认罚,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赵锦舒瞥向他:“装什么,就不信你真能这么坦然。”
陆瑾台顿了下:“只要面上坦然,孩子们不会看出你心底的不自在......”
“你依然是他们心中最好的最有本事的妈妈。”
赵锦舒看着他,忽然说道:“看来你深有体会?”
陆瑾台看她一眼,坐到椅子上:“这个惩罚,咱俩谁都躲不掉,你只是在孩子们面前丢脸,你再想想,万一被赵宏阳他们知道,他们的教授,在家里也会被父母罚背书抄书......”
赵锦舒一下子笑出了声:“那么多遍要写呢,在家里肯定完不成,看来你只能带到学校写喽。”
“笑话完没?”陆瑾台捏捏她的手:“笑话完,就赶紧背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