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幻言 > 逸霄 > 第419集:技艺比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风痕用测温笔轻点了一下张师傅的糖锅,水晶笔尖立刻映出淡淡的蓝光——117.3℃,正是制作糖丝的最佳温度。他记得第一次见张师傅时,老人还对糖龙的“神奇功效”颇有微词,认为匠人的本分在于技艺而非旁门左道。直到去年江南大旱,张师傅亲手做的糖龙被送到祈雨的祭坛,三日后竟真的天降甘霖,老人才心服口服,主动要求加入传承的队伍。

赛场的另一端,来自波斯的商人哈桑正用一种奇特的工具制作龙爪。那工具像是把微型的锉刀,由骆驼骨打磨而成,边缘处镶嵌着细小的金刚石。他的手法与中原匠人截然不同,不是用糖液塑形,而是将冷却后的糖块放在特制的石板上反复打磨。那些糖块原本是不规则的碎块,在他手中渐渐显露出锋利的爪尖,每个关节处都刻着螺旋状的花纹,细看之下,竟与波斯古币上的龙纹如出一辙。

“这是‘糖石雕刻’技法。”哈桑看出风痕的好奇,放下工具解释道,“在我们国家,糖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所以匠人从不浪费一点糖料。这些碎块,其实是制作其他作品时剩下的边角料。”他拿起一块打磨好的龙爪,轻轻放在指尖,“您看,经过七百二十次的打磨,这些碎糖就能拥有玉石般的光泽和硬度。”

风痕接过龙爪细看,果然发现糖块的断面处泛着温润的光泽,触感竟与和田玉有些相似。他想起温如霜曾在古籍里见过类似的记载,说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波斯的糖艺技法曾传入中原,只是后来渐渐失传,没想到千年后的今天,竟能在这样的场合重逢。

神奇功效:传统与科学的碰撞

暮色四合时,比赛进入最令人期待的环节——神奇功效展示。这个组的选手们早已在赛场边缘开辟出一片试验田,田地里种着些蔫巴巴的幼苗,旁边还摆着几个装着浑浊河水的瓦罐。按照比赛规则,选手们需要展示自己制作的糖龙在七十二小时内带来的变化。

温如霜站在试验田旁,手里捧着那本泛黄的册子。册子里夹着许多干枯的植物标本,都是这些年他们发现的、能与糖液产生反应的草药。最上面的一页画着株紫色的小草,旁边用朱砂写着“还魂草”三个字——正是当年让糖龙拥有抗旱能力的关键。

“李姑娘的糖龙,用了长白山的野蜂蜜。”温如霜看着正在摆放糖龙的年轻女子,向旁边的评委介绍道,“她发现蜂蜜中的活性酶能与糖分子结合,让糖龙在潮湿环境中也能保持形状,而且分解后能成为天然的肥料。”

李姑娘制作的糖龙通体金黄,龙腹处嵌着几颗饱满的松果。她将糖龙放在一片枯萎的豆苗旁,轻声解释道:“这糖龙里加了松针熬制的汁液,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生根。去年在我们村,用这种方法救活了半亩地的庄稼。”

评委们正低声讨论时,突然听见人群里发出一阵惊呼。只见来自非洲的姑娘阿米娜正将她的糖龙放入一个装着污水的陶罐里。那糖龙通体漆黑,表面镶嵌着许多细小的晶体,放入水中后,竟开始冒泡,原本浑浊的水渐渐变得清澈。

“这是用火山灰和棕榈糖制作的。”阿米娜指着糖龙表面的晶体,眼里闪着骄傲的光,“我们家乡的火山灰里有种特殊的矿物质,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这种糖龙,能让浑浊的河水变得可以饮用。”

温如霜走上前,用试管取了些澄清后的水,滴入随身携带的检测液。试管里的液体没有变色,说明水中的有害物质已经被清除。她想起三年前在非洲考察时,亲眼见过当地孩子因为饮用污水而生病,如今看到这样的发明,眼眶不禁有些发热。

巅峰对决:传承与创新的交响

夜幕降临时,十二个赛区的作品都已完成,被一一摆放到中央的展示台上。月光透过彩幡的缝隙洒下来,照在形态各异的糖龙上,仿佛整个赛场都成了龙宫的幻境。

造型创意组的金奖争夺在林老师傅和那位日本女子之间展开。林老师傅的作品名为《九龙朝凤》,九条糖龙环绕着一只展翅的糖凤,龙鳞用岭南特有的“琉璃糖”制作,在灯光下流转着七彩的光,最精妙的是凤冠处——用一百零八颗糖珠组成的珠花,每颗珠子里都包裹着一片干花,受热后会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日本女子的作品则是《龙吟月影》,整条龙匍匐在一块透明的糖板上,龙身由无数细小的糖环串联而成,每个糖环里都封存着一片枫叶。当月光透过糖板时,地面上会投射出龙影与枫叶交叠的图案,随着月光移动,龙影仿佛在缓缓游动。

评委们争论了许久,最终决定将金奖颁给林老师傅,却额外给日本女子颁发了一个“文化交融奖”。“老祖宗的技艺,既要守得住根,也要开得了花。”首席评委轻抚着胡须说道,“林师傅的作品守住了中原糖艺的魂,而这位姑娘的创作,则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碰撞的火花。”

工艺精细度组的竞争更为激烈。张师傅的糖龙龙须能承受住三粒米的重量,哈桑的糖爪硬度堪比玉石,难分伯仲。最终还是风痕提出用显微镜观察两者的内部结构——张师傅的糖丝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均匀的纤维状,而哈桑的糖块内部则是层层叠叠的晶体结构,像极了天然的水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